>>> 2003年第7期

十法治呃

作者:胡献国




  呃逆,俗称“打呃忒”,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忍。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所致。多见于外科手术后,肿瘤病人或介入疗法后,脑血管意外等。由于呃逆不止,给继续治疗带来困难。就是平常“呃忒”起来,也让人很不舒服,但又无可奈何。现介绍几种简易止呃方法。
  1.棉签刺腭法:用一根消毒棉签,软端放人口腔内,轻轻按摩软、硬腭交界处约1分钟左右,呃逆即能止。此法的机理是通过对腭的按摩,产生一种对抗刺激,沿着呃逆反射的输入途径,进而中止其传导,达到止呃目的。
  ,2。棉签刺鼻法:取一根消毒棉签,软端放人鼻腔内轻轻按摩使喷嚏自出,呃逆自止。机理如上。
  3.压迫眼球法:患者卧位,闭眼,手指自一侧眼球上部向下按压(不可压迫角膜,不要用力过猛),每次5~15秒,时间不宜过长。若呃逆不止,或出现心率减慢,应立即停止加压。一般先压右眼,后压左眼。青光眼患者忌用此法。
  4,指掐四缝法:以,大拇指(指甲剪短些),用力切掐四缝穴,男取左手,女取右手,也可以双手同时掐压。操作时嘱患者屏呼吸,直至四个穴位掐压完毕,不能即时获效,可重-复进行。
  5.指压攒竹穴:患者卧位,闭眼,以一手拇指、食指尖切按在双眉毛内侧端的攒竹穴处,每次2~3分钟,可重复进行。
  6.指压翳风穴:患者坐位或卧位均可,术者以拇指、食指、中指按压均可。一般以中度指力按压,使病人感觉酸胀,疼痛以度;每次按持续15秒钟左右。若呃逆不止,可加重手法,延长时间,使病人口中分泌唾液,有难以忍受之感。病人深呼吸后屏气数秒钟,则疗效更佳。此法可按压2~3次。
  7.按压足三里、内关穴:患者卧位,术者以拇指尖按压双侧内关穴,病人有明显的酸胀痛感;每次按压2—3分钟,若疗效不显,可加压双侧足三里穴,并可重复进行。
  &按压耳穴法:耳廓上有许多穴位,一般以耳中穴(原名膈区)、胃穴止呃效果较好,术者左手拇、食二指挟持耳廓,右手用火柴棒的粗端按压耳中穴和胃穴,中等指力按压1分钟左右,左右耳可交替按压。
  9。拔罐法:患者俯卧位,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左右旁开一寸五分处的膈俞穴处,取竹火罐2个,运用闪火法将火罐分别吸附在该穴处,留罐10分钟。
  10,丁香咀嚼法:取丁香1~2粒,放人口中咀嚼二三分钟,将其汁液吞下,药渣吐出,约2~3分钟呃逆可止。
  上述几法,临床上可单独进行,也可根据病情需要交替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若系单纯性呃逆,则愈后较佳;若呃逆出现在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甚则某些重病久病后期,往往是胃气衰败的征兆,多属危象,临床应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