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谦益寿
作者:邵 杰
更进一步的理解,谦,首先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的德性修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处世态度的表现;谦,可以让人内心安宁,“脾气”平和,与人和,是可以延年益寿的;而心高气傲之人,则大多不注重德性修养,也能体现出其“德性不怎么样”,这样的人容易孤芳自赏,刚悖自用,易躁,多心胸狭隘,因而会伤气伤身。
当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注重“表现”,时时处处彰显自己的长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便会“当仁不让,针锋相对”,惟恐别人表现得比自己好,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因此,明明不如人,也绝不示弱,俗话说是“嘴硬”,甚至要想办法压制别人,伤害别人,突现自己。比别人强,则盛气凌人,大多数时候是一副不屑的样子,处处以我为主,认为“世界都是我的”。这样的人独断专行,惟我独尊,容不得人,但常常会受到人们的冷落。更严重的是,这样的人内心浮躁,从而易急躁,性情相对比较暴躁,“一点就着”,像刺猬一样,浑身是刺。这种性情怎能不有损健康。
“德生谦,谦而德,德以谦始”。这话的意思是,修德可以使人谦虚,而谦虚的行为,自然就是一种很好的德性了。而假如你想修养德性,那么,从谦做起就可以了。
谦,首先源自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自知而谦。这是基础。人们说,越是水平高、知识渊博的人越是谦虚。也就是说,只有自知,才会自谦。自知之人即使站在“山顶”,也不觉得高高在上。这种态度能够让人不断完善自我,并尊重他人。内心和亦与人和,与人和,就会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就会心胸豁达,对人宽容,就能够经常获得快乐。
谦致诚,诚可感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说来简单,可是你不妨试问一下,你身边的人有几个是被你从内心看作老师的呢?有人可以“谦虚”地把孔子、老子、孟子这样的人看作是师,提及心服口服,但一提起身边的人,大多是很难放在眼里的。所以说,要想做到自知,并谦以待人,并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如今的社会状况下。
不谦则傲,傲致躁,躁生怒,怒伤元气。三国时期的周瑜,说是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以致周公死后,吴人都怨恨于诸葛亮。当然诸葛亮也有卖弄之嫌,但实际上,还是周公不够自谦,不能承认现实,一味急于求“胜”造成的后果。甚至至死都不肯承认诸葛在上,说了句“既生瑜,何生亮”。他的内心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总想找办法证明自己,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败,由傲生躁,由躁而生怒,怒而无泄,郁闷至极,心伤、肝伤、气伤、精伤,最后命伤,吐血而死。
在我们的生活中,虽不致经常可以遇到让自己“吐血”的窝囊事,但是也无时不刻不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说,生活越来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不能够修养较好的品性,保持谦虚的态度,那么天天“一肚子气”,像碰碰车一样生活,、也是可能的事。这就是恶性循环:你不谦以待人,看不起别人,就不善与人沟通,不善听人谏言,因而就会被别人冷漠,内心自然产生不满;进而又生急躁,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心理、生理都受到影响,对养生是极为不利的,长寿更谈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