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盛夏西瓜胜良药

作者:陈 旭




  寒去暑来,节序催人,又到了沉李浮瓜时景,倍加思念“香浮笑语牙生水”的西瓜。
  西瓜,又名寒瓜、天生白虎汤,是夏季的优。良果品,号称夏季瓜果之王。西瓜原产非洲,一般认为是从五代开始传人我国中原地区的。《五代史》上的《四夷附录》载:“西瓜为回纥种,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看来西瓜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大量史籍的记载证明,西瓜的传人最初是自西而东的,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尔后的发展,无论是五代的胡峤,还是北京的洪皓,都是从北方传人南方的。
   西瓜是所有瓜果中果汁最丰富者,其性味甘、寒,含水量高达96%以上。西瓜汁中富含大量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丰富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P、谷氨酸、精氨酸、枸杞碱、胡萝卜素,及大量的有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还有少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且易被人吸收。西瓜有清热解暑、开胃、助消化、除烦止渴、利小便之功效,是盛夏时节解暑养生、滋养身体的佳品。
  俗话说“良药苦口”,而西瓜却是不苦口的良药。在医学上,瓜汁和瓜皮均可人药,称“西瓜翠衣”,功能清暑解热,主治暑热烦渴、津伤口渴、易生口疮、小便短赤及尿毒症和黄疽性水肿等症。《本经逢原》说:“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日用本草》说:“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近代医学证明,西瓜瓤含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转变为可溶性蛋白;配糖体具有降血压作用;少盐有利于肾炎患者。此外,将经过日晒夜露的西瓜皮适量研末后,加少许冰片,搽涂患处,能治风火牙痛;将西瓜皮和冬瓜皮各30克,用水煎服,每天二次,可用于糖尿病。但由于西瓜性寒,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者不可贪食。
  更为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西瓜还有能够替代“伟哥”的作用。原来,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瓜氨酸,药理学家认为这种天然氨基酸具有与“伟哥”(化学名称叫枸橼酸西地那非)类似的药理作用,而且绝无副作用。不过,“天然伟哥”效能慢一些,要吃下3个西瓜才能达到服用一粒“伟哥”的效力。
  西瓜还可以做菜。高档次的西瓜菜用,是从清代宫廷传出的“西瓜盅”。据清末《御香飘渺录》载:将西瓜瓤挖出,装进鸡丁、火腿和莲子、龙眼、胡桃;松子、杏仁等,放水蒸熟即成。山东孔府有将香菇、笋干、:于贝、南荠等料配好放进西瓜皮内蒸食的一种莱肴,也叫“西瓜盅”。至于以西瓜为主料,加工制作的副食品,主要有蜜饯(瓜条)和罐头。
  西瓜与文学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有些文学作品吟咏西瓜,出现了诸多的佳作和精品。南北朝时南朝的沈约有首《行园》诗,有“寒瓜方卧垅”句,提出了“寒瓜”之名称。各种介绍西瓜知识的书刊和报纸,最常引用的就是元朝初年方夔的一首诗:“……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空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人襟骨有风。”这中间四句诗,描写人们吃瓜时的情景,绘声绘色,令人叫绝。“西瓜”一词人诗,常见的是南宋范成大的《西瓜园》诗。前两句为“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元代诗人方回有“西瓜是解渴,割裂青瑶肤”句;清代张朝墉有“暇菜亭前堪饱食,西瓜斗大藕人船”句。有些诗作,不提西瓜之名,只以形象比喻西瓜的各个部分。南宋文天祥在一首诗中写道:“拔出金佩刀,切破(一为斫断)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诗中用“苍玉瓶”喻西瓜的色泽、形体,“红樱桃”喻红色籽实,“黄水晶”喻黄色瓜瓤。“瓣少瓤多方脱手,绿深翠浅但有皮,纤缝剖出玲珑雪,薄质雕成宛转丝……”清康熙年间进士黄之隽的这首《西瓜灯十八韵》,更为形象生动,堪称咏西瓜诗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