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养身修德乐天年
作者:倪合一
孔老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庸》中就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者必得其寿”的观点。孔子之后,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又比较具体地指出“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如此乃为有德。”再后,唐朝医药和养生专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又进一步提出:“性既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此养生之大径。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接着又说:“道德日齐,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以上三位历史上公认之大师级人物在以德养生方面身体力行,所以都是健康长寿者。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活到70岁已属“古稀”之人,而孔夫子活了73岁,葛洪80岁,孙思邈活到102岁。
我国古代对养生极为重视的道家,在以德养生方面说得更具体、更有趣。他们以人的100对正反品德为例,列出“百病百药——即100种不好的品德是“病”,而100种与之相对的好品德是“药”。人生过程中可用相对的“德药”来治疗相对的“德病”。其中有些内容在当今时代仍不失为有意义的德行教诫。
如属于“病”的不良德行有;喜怒无常,忘义取利,纵贪蔽过,好色坏德,毁人自誉,心不平等,乘权纵横,以富骄人,以贵轻人,阴险嫉妒,憎人胜己,追念旧恶,多疑少信等。
如属于“药”的优良德行有:行宽心和,近德远色,不取非分,恭敬卑微,见贤自省,怀实行厚,得失自观,心静意定,忿怒自制,解散思虑,恬淡宽舒,助人执忠,仁顺谦让。
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用“百要百不要”对“仁者寿”的德行提出的规范化要求。
仁者缘何能寿?明朝养生家吕坤在《呻吟语》中用三个字加以诠释:“仁者寿,生理完”。这里的“完”不是完了,而是完善。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道德修养好的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比较平衡和完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着一定的链接。道德修养好的人,对别人有一份爱心、有几分宽容,他们的精神境界比较纯净,精神内环境无污染,心态优良,所以神经系统运作轻松自如、内分泌平衡适度,免疫水平也相应提高。有关医学研究调查资料显示,人际关系融洽、善于待人者,其预期寿命比人际关系紧张者相对要长。而人际关系的好坏,与个人德行良莠有直接关联。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寿高94岁,其奥秘就是胸怀坦荡,心中无芥蒂。许多高寿人士都属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君子。
人的机体是由精神与物质两大部分组成。“身”,是实体,为物质;“心”(不是心脏),是虚体,为精神。身与心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德”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首席代表,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培育良好的德行,就能使人生之路一步一步地稳稳实实地走在健康的轨迹上,创造出有益社会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