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不要总是疑似

作者:晨 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免不了会觉得“心里疙疙瘩瘩的”,这是一种心理异常的反应,也是人的意识障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表现,时不时会觉得这也不舒服,那也有毛病,总担心是不是有了什么病。由于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心慌、手颤、食欲下降、睡眠欠佳、心情不安、思维迟钝、生活无趣等。这些毛病往往会给人的生活带来许多困难,生活质量无法提高。有人去看心理门诊,吃了不少抗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的药物,甚至住院治疗,虽然病情有所减轻,但总是不能根除。联系病因考虑,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否定意识在作怪,或者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心病”可能像一股潜流存在于一些人群中,在中老年人当中尤为多见。
  这种情况有时会很快过去,也有时会延续几年或更久,同样会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那么,“心病”怎样才能治好?办法有一条,就是“不治自愈”——只有“不治”才能“自愈”。只要自身不去在意它,就会逐渐走出困境。
  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院神经学科专家朱丽安·莱夫教授认为:神经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他们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慌等,误认为是“病”,从而引起焦虑恐惧。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越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越容易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与理性不符合的观念,任何人都会有的,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而有疑病素质的人,这些观念一旦出现,便固执地重复,同时又是想反复控制,形成对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产生强迫观念。有疑病素质的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这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强求的态度,促使症状越来越重。比如:“我为什么得了这种病?一‘这种病的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无法解脱。基于这一观点,莱夫教授对这种“心病”提出了“顺匝应疗法”的方法。
   “顺应疗法”的原理,就是面对自身所受症状不予抗拒,带着这些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着有规律的正常生活。对躯体和心理症状不加排斥和压抑,采取“有,就让它有”的态度。顺其自‘然,随它而去。接受各种不安的情感。承认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对自身的症状采取默认态度,不再强化对状态的主观感觉,并且不再排斥这种感觉,从而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再固着于这些症状上,逐渐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生活中任何与人相关的事物,都能分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前者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后者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所谓“既来之则安之”的要点是:忍受痛苦,随其自然。尽管症状痛苦也要接受,还是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并能见成效的事情上,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面对现实,陶冶性情。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冲突,大都停留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事物苦思冥想,疑虑多端: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引起痛苦不安的事物,却又采取了回避和敷衍的态度。其实,只有付诸于实际行动,才会使思维变得更加实际,才能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而与外部环境的广泛接触,也有助于改善自身症状的感受。不治自愈的“良方”,也就是不要再“想”自己的“病”,不要总是疑似,可以通过不断地和亲友进行交流沟通,说明症状已经好转,同时培养其他事物的兴趣,改善饮食营养,积极参加锻炼,保持心境开朗,这样,对消除疾病满怀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心病”自会黯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