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练功说“气”
作者:向 真
古代哲学家认为构成世间万物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化着的,人体内的气,更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气运行体内各部,无所不到,无所不及。气同其他物质一样,也在不断地新陈代谢着。 气在体内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的,中医把气的运动变化称为“气机”。 气的运动变化表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物质在体内“气化”的过程中。“气机”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主要是处于升降出入的矛盾统一体中,简称“气机升降”。
气机的升降出入存在于人体各个脏腑,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和物质代谢的过程,如肺主呼吸,吐故纳新,宣发肃降;脾主运化,升清散精,统摄血液等等。
另外,还可通过脏腑的协调关系反应出来,其升降规律一般是:心肺位于上焦,在上者宜降;肝肾位于下焦,在下者宣升;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纽。
从整体来看,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共同维持气血的上下贯通和气机的调畅。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心阳必须下降以温煦肾水,肾阴亦必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则水火相济,称“心肾相交”。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济,共同主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输布。 总之,脏腑上下之间的气机升降既对立又统一,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可以说气机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气的升降出人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如果气机升降失调,出入不利,或阻滞,或逆乱,便要影响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的协调统一,则可引起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肺失宣降、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等等病变。
气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勿药元诠》说:“积神生气,积气生精,此自无而之有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此自有而之无也。”这是古人对新陈代谢过程的认识。 四,气与生命 世界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它的动力来源,气就是人体这个生命体的动力。气是一种内生的力量。作为生命运动的一种能量,它既可以外来,又可以内生,内外乃是互相作用的气。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都直接受气的作用和影响,人体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也是在气的充养下而产生的。 人的生命是“神、气、形”三者的统一。《淮南子·道原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也就是说,肉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神与人的精神或意识状态有密切关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而“气”则是生命活动的枢纽,生命功能的具体体现,它周流于全身,把“神”和“形”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内的气和体外的气统一起来,运用意识,使自己的意识活动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人体生命机能得到增强,达到“人与天相应”。 俗话说,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三位一体,与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材料、能源、信息,非常相似。气是激发和推动机能活动的微观物质,具有气化、推动、温养、固摄、卫外等作用,是无形而主动的,只有通过机能活动才能表现出来。神由精、气而化生。
用精、气、神之间的转化,说明生命新陈代谢活动的升降出入,就是气化学说。精、气、神三者互相滋生又互相制约,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其实这是关于人体系统稳态机制的简化模型。现代生物化学证明,人体新陈代谢的微观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而用精、气、神模型从宏观上进行描述就更容易掌握其基本规律,所以精气神学说也称为气化学说。气化与化气,这是中医气化理论所概括的人体生命运动的两个基本过程。 五。气与健康 要了解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我们先要了解气在人体中的作用。
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可以说,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表现,都是气作用的结果。其主要作用有:
1.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输布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也就是说,由于气的推动作用,才能使各脏腑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保证体内各种正常生理物质与代谢产物在体内的运行,将有用的物质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同样,气又有推动人体内存在的代谢产物、糟粕物质,使之排泄出去的作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呈稳态运转。
2,防御作用
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界致病因素的侵入,也可以驱邪外出,即将人体内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排泄和消灭掉。这近似西医所讲的健康人体对一些致病因素的防护作用。防护人体的卫士主要是白细胞。白细胞可以消化、分解和杀死各种体内微生物,消灭病原对人体的有害作用。人体内有免疫系统,免疫功能强的人,抗病能力就强。如遇到流行性感冒流行时,在同样条件下,有人会得病,有不少人就不发病,这就取决于免疫功能的强弱,也就是气的强弱。
3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也就是指气在运动过程中不断的新陈代谢,一方面气在运动过程中被消耗,另一方面气又不断得到补充。如人体内的水谷之气化成人体所需要的精、气、血、津液:同时,人体在消化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微营养物质,然后运送、布散到全身的过程中,又在不断消耗人体之中维持着生命的活动。化生作用是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最大作用。
4.温煦作用
又称温养作用。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的体温,主要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调节。
肌肉、骨骼、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等,也要依赖气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
5.固摄作用 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两种既相反又统一的生命现象,即一方面要把没有用的物质排泄出去,另一方面这种排泄又有一定的节制。同时,对人体内存在的有用物质,又要使其固摄约束而不外泄。气的固摄作用主要表现于控制血液运行,不使其溢于脉外:控制汗液和尿液,使其有节制地排出,以及固摄精液等。
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例如气对血的作用,一方面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另一方面它又能统摄血液的循行,这样才能使血液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不息。若由于气虚,推动的功能减弱,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淤血,若气虚,固摄无权,便导致出血。
祖国医学把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一般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袭,也不一定发生疾病。而人体正气的盛衰,又决定于体质因素(先天禀赋的强弱)、精神状态、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劳动及锻炼等。“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