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运动“降糖”灵不灵

作者:张洪军

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如能适当地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有助于增强体质,恢复病情。运动对糖尿病人的益处
  1.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糖尿病人通过体育锻炼,血糖和糖耐量有所改善,在血糖降低的同时,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也有下降,说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这种改变即使不伴有体重下降也可以出现。
  2.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黏稠度。体育锻炼可增加糖尿病人对血糖及血脂的利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其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和血液黏度有所下降。
  3.有利于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锻炼除了降糖、调脂、降“黏”外,还能使患者红细胞的变应性有所增强,使各种脏器的血液及氧气供应得以改善,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
  4。减轻体重,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能使糖尿病人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得以清除,肌肉的量和体力有所增加。
  5.给患者带来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趣。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患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心,感到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必须遵循“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的原则。唐朝名医王焘著书说:“不欲饮食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亦不能强所不能堪耳。”患者进行的体育锻炼方式以及运动量必须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量力而行,勿使过劳。因为并不是任何一种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对身体都永远是有利无害的。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分析,糖尿病人的体育锻炼不当时,可能带来以下几种副作用:
  1.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又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尤其容易发生在运动量过大又没有及时加餐的时候,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
  3.心脏缺血加重,甚至诱发心律不齐,心肌梗塞或者心力衰竭。
  4.微血管并发症的加重,如退行性关节病以及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家务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人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理由是“我这一天活动量够大的了,洗衣服、做饭,还得带两个孙子,体育运动还是免了吧”。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这种做法对身体也是不利的,因为有人进行过研究和计算,发现家务劳动虽然繁琐、累人,但实际上消耗的热量是很少的,虽然比完全不活动要好得多,但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糖尿病人还必须安排单独的时间进行锻炼。何种运动最为适宜
  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条件和可能,包括患者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以及锻炼场所的条件等,但对任何一位患者来说,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首先,患者应注意运动的方式及适宜的运动量,如剧烈的体育锻炼,过长的锻炼时间以及过度屈伸或倒立性运动就不适合老年或有较重并发症的患者,否则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和眼底出血等情况的发生。而年纪较轻,又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如果仅采用短时间的散步,或是站立不动的气功,则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其次,主张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如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地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别是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或鼓点,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量适宜,又令人感到愉快,有利于长期坚持,是一类很适合糖尿病人的运动方式,值得推广。选好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
  有人习惯于早晨空腹时锻炼身体,也有人主张晚上餐后进行体育锻炼,到底什么时间锻炼身体最好呢?我们认为以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开始锻炼较为合适。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可能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也可能因服药而使血糖过高,当然还可能是血糖先低,而后又因苏木杰反应而过高,所以最好把运动时间放在餐后。为避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最好在进餐结束后半小时以上再进行。晚餐后的体育锻炼值得提倡,因为中国人多半进晚餐比较多,而且多数人晚餐后就是看看报纸或电视节目,体力活动很少,这对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十分不利。另外,糖尿病人必须坚持“三定”的原则,即定时定量饮食、定时定量的运动或定时定量地使用降糖药物,这里强调体育锻炼的定时定量,往往有人做不到,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