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既退则休

作者:马寿成




  王先生最近真是焦头烂额。他对一位医生朋友说,他那65岁的老爸怎么会像一支容易走火的枪,一触即发。
   他的父亲是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在他热爱的讲台上,吸着粉笔灰度过了几十年。他多年做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看着一批批学生先后跨进高校的大门,每天早出晚归再忙他都乐呵呵的。
  如今,退休了,按理可以休息休息了。可他却什么都感到不称心:一会儿说,要辞掉做家政服务的阿姨,他自己有空可以做家务了;一会儿说,孙女每天回家就钻在自己房间里,对他不理不睬,故意冷落他。王先生和爱人都工作忙,经常不能按时回家吃晚饭,老爸又会抱怨说,就你们工作忙,这个家还要不要?知道老爸爱听京剧,前几天正好有精彩的剧目,他特地买了票让父亲去看,他拿着票却说,唉,老了,只能看看戏混混日子了!
   更要命的是,他时不时说自己感到头痛脑热,不管你手头有什么重要的工作都要你扔下,陪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又没什么病……
  王先生问医生:爸爸的脾气怎么会越来越怪,越来越不容易相处了呢?以前可是很通情达理的呀!
  研究精神卫生的郭教授分析说,这是老年人不适应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的心理偏差。
  退休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相随而来的变化太多、太快、太强烈,思无所思,一时又找不到喜欢的事情来做。也就是说,身虽退岗了,可是心还恋着过去的岗位,想那时如何如何,心思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转移”,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不能找到新的乐趣。一时如此,很正常,但若总是不能顺势而变,尽快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病态”,因为人一生中的生活方式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中的,不过“退休”这个变化显得突然一点。然而,这是无法逆转的,所以必须让自己尽快适应,否则就会使身心受损。
  王先生的父亲在几十年的生活中,不管在校园的讲台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关注。退休了,相对封闭的家庭生活,缺乏别人的关注,便“孤独”起来。有时子女稍有疏忽,老人就会感到不满,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吸引家人对他的关注,体现自己存在。
  还有时体现在“身虽退岗,心未甘”的状态,总觉得自己样样都“还行”,还像年轻人那样争强好胜,刻苦奋斗,这都不是正确的心态和做法。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既退之,则休之”,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休”上,干什么事都要心情愉快,想什么事都轻轻松松,才能使晚年生活得美好。
  这就需要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有了广泛的兴趣,就能自我解脱烦恼,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一份好心情。当然,方法很多,人各不同,只要你不把自己束缚在过去的“岗位”上,而是努力地去寻找新的快乐,你才会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