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易被误诊的腹中风

作者:徐必海




  腹中风是腹腔内血管自发性破裂而导致腹腔内或腹膜后大出血的一种急腹症。无论国内外,其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由于腹腔内布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血管,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较大的血管发生破裂,患者腹痛剧烈,大量血液涌向腹腔,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小血管发生破裂,则出血比较慢,病程长,腹痛腹胀等症状也比较轻。因此,腹中风的临床症状变幻难测,误诊率相当高。因此掌握腹中风的一些发病知识,对加强自我保健有重要意义。
  腹痛是临床上相当常见的症状,典型腹中风病人的突出症状也是腹痛。有位65岁的老人,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4小时入院,患者过去有严重的胃溃疡病史,也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医生根据初步检查结果拟“胃穿孔”行剖腹探查,开腹后见腹腔内有1000多毫升血液,清除积血,发现胃没有穿孔,而是胃左动脉小分支破裂。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是腹中风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动脉硬化后,血管壁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有的还可能伴有夹层动脉瘤,血管壁变薄变脆,在剧烈咳嗽、哮喘发作、搬动重物、用力排便等腹内压增高的诱因下,血管容易破裂。一位67岁的老人因为大便秘结,多次过度用力排便,几天后感头昏乏力、心悸,坐位及站立时加重,数小时后在体位突然变动的情况下,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昏倒在地。由于该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加上进院后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受损,因此医生拟为“心源性休克”、“心肌梗塞”,即予吸氧、强心、升压、输液等综合治疗,病情并无好转,而且腹部隆起、血压继续下降,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暗红色血液,转外科剖腹探查,发现大网膜动脉血管破裂。
  有些患者由于血管先天或发育性缺陷,血管在结构上出现异常,血流阻力大,也易发生破裂。此外,血友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霉菌性动脉瘤等疾病,由于凝血机制的异常及血管壁病变,亦是发生腹中风的潜在因素。因此,有上述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腹痛、头晕,决不可掉以轻心。
  研究表明,腹中风的发生还与妊娠、女性某些生理特点及雌激素水平有关。在女病人中,不少人有输卵管的炎性改变。有人发现,当病原体侵入输卵管黏膜后,黏膜血管扩张、肿胀、通透性升高,腹腔内可出现有大量红细胞的血性渗出液,严重者黏膜血管可发生坏死、破裂。一位妊娠37周的妇女发生腹中风后,被医生疑为“胎盘早剥”,剖腹产手术时见腹腔中有暗红色血液900毫升左右,娩出男婴后缝合子宫,再次探查见左侧阔韧带近子宫下段有活动性出血点。近年来资料表明,农村妇女腹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农村产妇生活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不足有关。尤其是不少农村妇女为了计划外生育,私自取节育环、多次人工流产,给微生物入侵肌体敞开极为方便的“大门”,造成输卵管等盆腔脏器的反复感染,因而提高了腹中风的发病率。
  一旦诊为腹中风,有的必须立即剖腹探查,结扎出血部位,有的可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有的小血管发生“中风”可自行愈合,腹腔内少量血液也可自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