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塑造夫妻间的和谐

作者:吕 斌




  习惯上,国人喜欢用“般配”来说明一对情侣的缘分。“般配”,从心理学上说,就是男女性格气质的和谐和互补。“姐弟式”与“兄妹式”形象地表现了男女两性角色特征上的某种心理定位和心理关系。一个具有大哥气度的男性与一个爱发嗲的小妹,也许是一对极好的爱侣。在这种情境中女人受宠的满足,也就是男人自信心和爱的满足。男人性格中所具有的宽容、大度、举足轻重、大智若愚,会成为夫妻关系和谐的调节剂。同样,如果像大姐一样处处关照对方,温柔和善的妻子就不大会计较丈夫的某些不成熟和生活上的“笨拙”,她会把尽一个大姐姐的责任看得很自然。在这里,姐姐关心弟弟的满足就是爱的满足,“姐弟式”的心理定位也成了调适家庭关系的一种方式。
  “姐弟式”只是“兄妹式”情境的一种延伸。那个心理角色中的“大姐姐”,不过是母性形象的体现,完美的母性一直是人类社会歌颂的女性形象。温柔、善良、奉献、忍让,被看作是母性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母性的完美成为人性完美的一种缩影。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优秀绘画作品都表现了女人的这种特性。艺术大师们把女性气质加以艺术化、理想化、圣洁化,其实质是把女性完美化。在潜意识中,男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会按照母亲的形象来认同女人,他们接受并信赖妻子的照顾,就仿佛像个大孩子似的。
  可以这样说,人们在“兄妹式”或“姐弟式”中获得爱的满足,不源于特定性角色的心理需求,其心理需求是社会文化所塑造的。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女人在无意识中关于男性人格的原始意识意向与男人在无意识中关于女性人格的原始意向,对理解两性人格具有特定的重要意义。“兄妹式”、“姐弟式”能够成为某种成功的两性心理互动模式,正是人们无意识中对两性人格的原始意向。了解这种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在夫妻生活中去创造和表现这种情境,无疑会多一些爱意和情调。
  麻烦的是,我们常常不能把对某种心理模式的需求变成我们想得到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是一个有哥哥般个头的高大男子却有着弟弟式的要强和不成熟,如果他刚巧又碰上一个当不了“姐姐”,又当不了“妹妹”的女性,这两人便会在气质外貌甚至学识最初吸引引起的爱的欢愉后再也找不到心理方位了。或者如果我们把“兄妹式”、“姐弟式”的心理模式绝对化,我们又会陷入另一种尴尬———因苛求对方反过来变成苛求自己。有个朋友是个男子汉十足的男人,他说他曾经很不习惯妻子像对待弟弟一样照顾他。他觉得自己需要的是一个会发嗲的小妹,于是便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几年后他才理解了“不会发嗲”的妻子给予他的爱和温柔,特别是一个心理成熟的女性会使他生活得平稳,使男人的负载变轻。可见,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在彼此适应中共同创造的过程,我们往往不能够一下子进入一个理想空间,但我们可以积极去选择一个改造双方的空间。
  即使我们曾经与配偶体验过某种近乎于原汁原味的“兄妹式”、“姐弟式”,它也不会成为某种静止不变的感觉,现代生活的发展会使其心理内涵增大。女性们都想找一个既粗犷又温情的丈夫;男人们又想妻子是既优雅又能干。在这里,男人与女人的心理关系已经不是个简单方程式了。
  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使得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交叉点越来越多。一些心理学家测量发现,男性与女性气质是彼此贯通的双极连续系统,在这种连续系统中存在着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自身强弱程度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都可以在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双性气质和性格气质不典型四个类型中找到某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时发现,有大约1/3的人是属于双性气质。
  现代生活是全方位的。一是,夫妻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关系有了更大的复线,即使是略去了个性差异,现代生活的多重角色期待也会使男人和女人的气质越来越难以“正宗”化。“姐弟式”与“兄妹式”像是个心理回归方程,它被加入了新的常识和系数。所以,两性气质的互补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是为了追求两性双方的发展,而不是机械地去套用某个“模式”。幸福的境界,或者说爱的境界深处,在于一种心的和谐与默契。无论是“姐弟式”,还是“兄妹式”,或者是您自己组装的某种“平衡式”,都是在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