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宽容乃和 和而必寿
作者:张新如
这点小事,如心平气和地商量处理,就不会发生致命的事情。
人们相处一起,面对伤害时,心胸要宽大、容人容事,这是一种很高的思想修养,是洒脱淡泊的处世艺术。学会以宽容的心态为人处事,不仅是道德修养之必要,也是培养健康素质的需要。
宽容可以帮助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置身于一个融洽快乐的群体之中;宽容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态平静,不生闷气,一旦受到委屈和烦恼,想方设法合理冷静地释放出来,千万不能生闷气,否则会积聚成“定时炸弹”突然爆发。心理学家认为,宽容且心地善良的人,其心态能经常保持平衡,有利于协调内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时时处于有规律的缓释状态。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机体状况较差,各种应激能力下降,自控能力减弱,一旦生气发怒,引发疾病的机会就会更多。常言道“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却能把人撑死”,这不是危言耸听,古今中外此类事例屡见不鲜。如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才华出众,思路敏捷,出语惊人,但他心胸狭窄,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抑郁不乐,结果只活了26岁。而自幼多病缠身,仕途坎坷,亲人零落的白居易却活了七旬有四。他性格开朗、豁达大度、宽厚待人、淡泊名利,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他能做到“闻毁勿戚戚,闻喜勿欣欣”,随遇而安,泰然处之。
祖国医学认为“怒”和“气”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生,形影不离。“怒伤肝”、“大怒伤身”,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发怒时,大脑皮层处于紧张状态,血管、心脏、肝脏等器官高度亢奋,肌肉紧缩、神经紊乱,这时极易引起心肌梗塞、脑血管破裂等病骤然发生。发怒情绪紧张时,身体内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会减少,造成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还会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减弱。所以,能否做到宽容,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苦闷、失意之事常常出现,飞短流长也难免,如何在处事为人中学会宽容,保持良好的心态,达到“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的境界呢?
首先要赤诚相见,宽厚待人,不计较小事,对他人多尊重,善理解;不求强,不怨恨,多记别人的好处,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想别人的难处,当出现分歧时,遇到矛盾时换位思考,就会出现另一种好局面,使人少一些对立和愤懑,多一份理解和友爱。凡事将心比心,宽容、大度的人,都不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于他人,而总是替别人着想,为别人办事,心里惟独没有自己。人生苦短,与其自寻烦恼,莫如时时与人为善。宽容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名利金钱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可看得过重。
宽容的人,正是一种高尚,一种风度,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有一点“阿Q”精神,才会使人天天过上舒心愉悦的好日子,使神经之弦于良好的心境中张弛有序,保持元气的畅通,就能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