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8期
清福“坐享”不得
作者:赵化南
现在他每天清晨4点钟左右就开始写作,“完成了功课才去锻炼和吃早饭”。王老说,晚年他有两件事,就是勤奋地读书和写作。他不仅自己辛勤劳作,而且指导着年轻的研究人员和学者。他认为,不少人离退休后,逐渐闲散懒惰起来,觉得自己辛苦了几十年,也该享享清福了。殊不知,坐享清福更容易衰老。老年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过于追求享受,游手好闲,体力和智力都懈怠下来,就会变得百无聊赖,思想空虚,脑子里的失落感和衰老便会油然而生。在这种消极情绪中,精神慢慢地变得萎靡不振。因情绪的长期抑郁,还会导致机体各器官的生理紊乱,从而发生各种莫名其妙的毛病。一个人终日闲坐不动,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发生皮下水肿和肌肉萎缩,内脏器官也因此而退化得更快,衰老也就如影相随,接踵而至了。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紧张的工作可以排除孤独感与忧愁感,增添生活情趣,给人带来欢乐和充实,保持良好的情绪。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对数百名大公司经理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其生病和生重病的机会比工作轻松的同事们要少得多。美国心理学家雷米博士研究认为,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高出29%;他还发现,外出工作的妇女要比家庭妇女发病率低,不工作的人比有工作的人健康状况差。美国曾有人调查发现,失业率每增加1%,死亡率就增加2%。前苏联科学家发现,生活在战争时期的人,发病率明显低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因为人们在战争时期情绪紧张,生活积极,进取心强,因而充满活力,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相反,如果人们生活散漫,无所用心,就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病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疾病的发生和衰老的到来。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们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
美国心血管病专家怀特说,生活本身就是紧张,你最好以紧张为乐。人若善于对待生活中的干扰和紧张,它便不是健康的威胁,而恰恰是健康的促进剂。当然,我们所说的,是适度的紧张,不是说越紧张越好,更不是说老年人可以不顾身体条件整天忙个不停,而是说在劳逸适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度的紧张,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会生活充实,精神愉快,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和欣慰,这自然有益于健康。
人到老年适当做些事情,既为社会和家庭做了贡献,又有益于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千万不能“坐享”清福,因为那就是在吃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