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赵大年:从把好健康“第一关”做起

作者:明 红




  初次见到年届古稀的赵大年,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步履稳健。与人交谈随和自然。赵老是我国近年来发表作品较多的作家。迄今为止,已有近800万字的作品面世,百余部(集)影视剧上映,三十余部(篇)作品分获各种文学奖,多篇作品被译为英、法、日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
  说起来,赵老还算是“皇亲国戚”的后代。他祖上爱新觉罗·肇浩是位满清王爷,世事变迁,他这一支子孙便都变“肇”为“赵”,改为汉姓。清代八旗子弟的堕落无能使他感慨万千,因此,他曾经写了《公主的女儿》一书,并在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后来还拍成了电视剧。
  赵老的养生经是生活规律,起居有节,坚持散步。每日清晨,他都要搀着夫人慢慢下楼散步,既放松了大脑,又吸取新鲜空气,顺便买点儿菜什么的也等于一种锻炼。
  赵老的健身历史可以追溯到年轻时。他1949年参军,不久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他在战争的烽火中显示出才华与胆识,屡立战功。他爱好广泛,是师篮球代表队的后卫、足球队的前锋。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和战友们拼上几场。
  部队的锻炼不仅炼就了他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且磨练了军人所特有的坚强意志。赵老特别爱护自己的牙齿,在采访中他说起了这么一件事:“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刷牙的习惯,参军后,为刷牙还挨过批评。当时我们的连长来自农村,自己不刷牙不说,还训我,说‘吃人民的米,你清早刷牙,晚上还要刷一遍,太格路’。格路是东北话,意思是说我脱离群众。后来我发现许多农民50来岁就开始掉牙了,这与他们不刷牙有直接关系。”
  赵老六十多岁体检时,医生查看他的口腔后,对他说:“你有一口好牙,牙好,消化吸收就好,是保持健康的第一关。”有趣的是,有一年几十位老战友约好重返部队,赵老发现那个不刷牙的连长已是满口假牙。
  有一年,赵老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美,顺便到住在休斯敦的女儿家串门,发现女儿家有一台家用小型冲牙器,饭后一试用,牙缝里的残留物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比刷牙漱口都方便舒服。冲牙器每分钟产生1200次脉冲水柱,可冲掉牙缝里的食物残屑和细菌,还可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女儿告诉他,美国人非常注重口腔保健,可是到医院看牙费用很高,所以冲牙器几乎家家都有,常年使用可预防牙病。回国时,赵老什么东西都不稀罕,就买了两台冲牙器。赵老说:“冲牙器配有4个不同颜色的喷嘴,全家人使用好几年了,效果都很好,连我夫人的牙龈炎都治愈了。”
  赵老的夫人退休前在医院工作,在赵老看来,夫人患有职业病:“我打个喷嚏,她说有6000万个细菌。家里来了客人,握握手,是礼貌,可是她赶紧去洗手。留客人吃饭,端上一盘松花蛋,她说胆固醇含量高,这么一说,还让不让人家吃了?”一次,赵老携夫人去看望在美国定居的女儿,发现美国人在饮食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吃多少面包、牛肉、炸薯条,都用卡路里来计算热量,就像吃药,全然没有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口福和乐趣。美国人很怕盐,吃清淡的饭菜,却又大量地吃维生素药片、钙片、阿拉斯加深海鱼油药丸,如同住医院。
  赵老认为,人吃五谷杂粮、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没必要再去吃药。“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西药,其副作用已被大量发现。中草药相对好些,但也有“以毒攻毒”的猛药。
  “我本人很少吃药,有了病,没办法,遵医嘱吃一点儿,但绝不主动‘点药’,更不吃补药。在饭馆,顾客有权随意点菜,哪有病人在医院‘点药’的道理?然而,不少医院和医生,为了增加收入,不但允许病人‘点药’,甚至还向病人‘问药’——‘你看吃什么药好?’结果是享受公费医疗的人,毫不吝惜地要这要那,总是觉得贵药、进口药比普通药好,打针比吃药好,输液比打针好,就是忘了对症下药。再加上‘一人看病,全家吃药’……”赵老感叹地说,“公费医疗真该早点儿改革。”
  赵老虽然年事已高,却没有一点龙钟老态,这主要得益于于他的乐天派性格及“正、静、松”三字经调整法:举止端正,为人心正,办事公正;闹中取静,以静制动,静思已过;放松身体,松弛躁心,轻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