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1期
奇八通天拳:练武得功不再苦
作者:孙不漏
拳道漫漫真如铁,这是我数十年来上下求师习武的切身体会。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和血泪,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总算可以心领神会。在此向大家介绍奇八通天拳的一些特点。
所谓“奇八”,指的是人体奇经八脉;通天,是指中医权威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通天”二字,意思是让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相应,天人合一;至于说“拳”,则是顺应通常人们对武术的称呼习惯。
可能有人认为“奇八通天”讲的是人体经络,是中医学、丹道学的内容,怎么与武术——拳学连在一起呢?其实,武术同样讲经络,讲内气,讲内劲。例如太极拳要练人体三气圈,就是经络的内容;再如心意拳要通过“气贯丹田”、“气贯五脏”、“气贯周身”三步练习关等等。形意拳的练三层内功即明劲练精化气、暗劲练气化神、化劲练神还虚。练拳本质在于练通经络,而核心在于打通大小周天。
问题是真正打通奇经八脉(大小周天),让人体全身经脉畅通无阻,谈何容易?从古到今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
所谓修道,修的就是打通奇经八脉,大小周天,所谓得道,得的就是“先天一气”。由此可见,打通奇经八脉有多难。也不难看到,打通奇经八脉又是多么的重要。
打通奇经八脉成了绝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难关,以至不少人对此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干脆不相信奇经八脉这些“玄乎”东西。于是,练功习武一辈子,虽有所成,却落得晚年一身病痛。由此不难想象,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为什么会英年早逝。没有健康的武术,或者说以健康为代价换来的所谓的武术究竟值不值得去学去练?这是每个习武者都应该反思的根本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以健康为代价的武术就像抢劫银行一样,虽然满足了目的,却付出了生命代价。正是基于对这种铁的规律的认识,才有了“奇八通天拳”。此拳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高位起点:就是彻底解决了打通人体奇经八脉、大小周天,从而获得生命原动力——“先天一气”这一千古难题,为中国的道、医、武三者完全统一于一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练习者百分之百可以达标,快者十天,慢者百日。这是养生长寿、防病治病、武术技击所必备的奠基石,没有真正打通奇经八脉,养生长寿绝对无望,防病治病不及根本,武术搏击上乘没门。这是千百年来历史事实证明了的不破真理。
第二,直截了当:此拳自始至终以气——力为核心,毫不弯弯曲曲,直接切入搏击的根本。
第三,训练形式简单精要:抛弃一切人为设定的套路、散手、推拿等攻防技术训练。节省练习者的时间和精力,直接进入快速反应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的本能训练,最大限度开发人体自身防卫潜能。
第四,在搏击中的“速度、硬度、力度”三要素中,奇八通天拳首重速度,而速度落实在脚的弹簧劲上。这也是一种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因为在搏击实战中,再好的拳手也难保永远不挨一次打,只要严格地考察这一点,抗打是必须的,问题是:流行的抗打训练失去了武术真义。没见谁靠“铁布衫”、“金钟罩”挨打功夫在擂台上称霸。再者,人体的打击力始终远远超过人体的抗打力,例如拳王泰森一记重拳据称有500公斤的力量,谁能受得了这一记重拳?就是泰森本人也受不了如此重的打击力。也就是说,真正稳当有效的抗打能力落实在身法的快慢上,而身法快慢表面上在腰,实质上在脚。脚上的弹簧劲训练把打击与防打击完全统一在一体,具有双重功效,实在不能小看。顺便说一句,奇八通天拳虽然非常强调脚的弹簧劲训练。但不是靠活动训练,而是在静桩中求得人体本能的不动自动,因此,奇八通天拳把速度、硬度、力度、步法、身法、手法全部统一落实在静桩中。这更是直截了当。
第五,快速。一个月内,练习者身体会发生根本变化,“脱胎换骨”,以往的身体毛病会随之逐渐自动消退,以往连想都不敢想的穿透力会轻易地由拳头打出来。第六,轻松自然。一般练武的人都知道,练武是一件苦差事,有人甚至说武功等于汗水加痛苦,但是,奇八通天拳让你轻松自然,正如正芗斋所说“试之如甜蜜”。舒服的感觉在训练当中占主导地位,哪怕已过六旬的老人也完全可以适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奇八通天拳一开始就打通了人体奇经八脉,可谓基础的良性作用。
第七,松紧弹簧。这里的“松紧”,是指全身高度放松所形成的肌肉屈伸对称平衡的松紧状态,这是以重力与反重力平衡为基础的高能弹簧体。把人体练成一个弹簧体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怎样练出来的却是一个新鲜问题,我遇到过一位拳师,其弹簧劲练得相当不错,即使你抱上三个拳把,也经不住他一拳,更不要说让他踹上一脚,其威力确实令人恐惧。但是,只要他连续这样发力十几次,马上就会发烧、口眼歪斜、手脚及浑身颤抖不止,连站都站不稳,最后只好送医院抢救。后来才得知,他练的是李小龙的截拳道,所发出的弹簧力全部是肩或胯关节抖出来的。他训练的核心也是这两个关节,其发力时肩或胯部的骨关节处咕咕作响,旁人都可以听得到。一句话,他的弹簧劲是靠局部关节活动(如快速俯卧撑)训练出来的。后来与笔者交流,他感觉到笔者发弹簧力是整个身体在抖动,效果不亚于他的弹簧劲,而笔者却安然无恙,道理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