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凡人与石

作者:王 平




  赏玩石头,古来有之。古人鉴赏石头,归纳为“皱、瘦、漏、透”四个字,对石头的优美形态和纹理作了精辟的概括。晶莹明亮的石头,其纹、色、光、影,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光华,集万物之风采,使人产生极高的审美情趣。石头还具有意境美和色彩美。若将石头置于玻璃缸中,恰似水中礁石,水草扶摇,游鱼嬉戏,俨然水晶宫中的景色,令观赏者如梦如幻,心旷神怡。
  我爱玩石、藏石,但没上档次,不刻意搜寻,纯粹是一种业余爱好,无心成为收藏家,只是休闲之时静坐室内看上几眼,或把玩片刻,仅经此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感受一种自我领会的情趣。我爱觅石,但不会在古玩市场、藏石展销会上倾囊购买一块奇石。我只是去溪边、海边、河边、山上寻觅,在一般人不在意,玩石家不屑一顾中,从容不迫地寻找它们多姿的身影。
  几年来,我几乎走遍了附近的大山、小溪、河流,知道了在哪一条河滩上有“好”石头。家里摆放着几十块藏石,最多的要数木化石,有通黑的炭化木石,也有木纹清晰可见树瘤的硅化木石。我根据石头的“品貌”一一给它们取名。有一块叫做“朋友”,意为求同存异,友好相处。它由一大块雪白的石头半包着一块略小的褐色石块组成,两者上部各占一半并有一细缝隔开,组成一尖顶,下部紧合,表现出亲密无间样。还有一块名为“山涧圆月”的花岗石,黑色的表面由倒“几”字开白色细线勾勒出两边的群山,中间高处一大圆点似一轮圆月当空。细细品味,很有意境。这些石头似乎充满了灵性,能给你很多遐想,很多惊叹。因为它们的每一处都透出了雕塑艺术的神韵,完全自然的造化。
  我喜欢石头,尤爱盆养假山石。两年前,我从海边带回几块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钟乳石,小施锤凿,水浸半月余取出后,另铲鲜苔,加水泥研成糊状,用毛笔蘸涂于石上,凹处填土,植上文竹、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等枝细叶小的草木,再摆上形象逼真的楼台亭阁小造型,以示山野之趣。然后审形度姿,安放在长方形的浅盆中,注入清水。如此,一座高不盈尺而苍古奇秀的“山”,便按我的想象布局赫然呈现在眼前。休闲之余,面“山”而坐,真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大有“望山疑在野,幽处欲生云”之意。
  生活中只要留心也常有意外的收获。那是个夏日傍晚,雨后户外散步时,突然发现路旁泥泞里,一块异样石头横卧水洼。以手提举,沉甸甸的,仔细辨认,竟是块被弃的观赏石。于是,力携而归。一番冲刷洁身,方露出“庐山真面目”,可怜,原来它是因为缺角致残而遭主人抛弃的。
  面对这块残缺、坚硬的石头,反复端详运思:如何使它修整重新、旧貌换颜呢?颇费了点脑筋。经一番锤敲斧凿,初露倩影;两日“整容”,成了现在的模样,石高近40厘米,下丰上锐,远看似一堵残颓古塔,巍巍挺然。放置一椭圆形尺长大盘中,略加点缀:山半设座石镌小庙,山脚立个寸刻古狮,半隙间移植若干绿苔,山根散配矮小江石相伴成趣。注水向阳养殖,防尘保湿,隔天喷水一次。
  一个月后,苔藓茸茸可见,绿草茵茵满崖。不多久,小草遍开星星黄花,垂蔓飘逸,葱郁苍翠,雅趣怡然。我不禁忆起宋朝诗人陆游咏昆石菖蒲盆景的诗句:“盆山苍然日在颜,此物一来俱扫迹。”这盆草丰苔茂的自制盆景,摆放家中,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朋友相访看见,都夸是盆好景,我亦沾沾自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