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礼乐教化,和谐之道

作者:邵 杰




  记者(以下简称记):时下,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话题备受关注,很多人都在探研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和路径,当然,所有的人都渴望和谐,因为这是一个人健康的表现,也是健康社会的需要。那么,您认为和谐之路在哪里?
  彭林(以下简称彭):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首先就是让每个人“和谐”。也就是说,“人和”是和谐社会诸多支点之中最根本的一个支点,要让每个人内心平和,从容自若。只有每个个体都是和谐的,文明的,才会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记:但是,现在很多理论都似乎认为,没有像公正、财富均衡这些客观事物的和谐,就很难达到真正的和谐。而这些也正是造成如浮躁、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原因。
  彭: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公平、财富这些东西总是很难让人人都满意的。因为人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在不能实现绝对公平的时候,即使相对公平,也会出现不和谐,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标本兼治,要从根本上入手。
  记:那什么是“根本”呢?
  彭:以往,我们一提到人类文明,就会想到要拿人跟动物比,文明程度的高低,表现在人与动物的区别有多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区别其实就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区别是什么?是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不会像动物一样“随心所欲”。那么,人的理性是由何而来的呢?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应该说,中华几千年文明,正是由于礼和乐让人告别愚昧,走向文明,让人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记:说到这里,我似乎感到礼、乐这两个字真正的内涵不像现在人们所能理解的那么简单。您能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礼,什么是乐吗?
  彭:现在许多人对礼的理解就是束缚人、让人不自由的东西,其实不是这样,恰恰相反,礼是根据人的性情制定的,《礼记》说“礼缘情而作”,是相当人性化的。先秦的儒家认为,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他尊重“水之道”;秦人的先祖造父马养得非常好,是因为他尊重“马之道”;周人的始祖后稷,地种得非常好,是因为他尊重“地之道”。所以说万物“莫不有道”。同样的道理,治理人民,就一定要尊重“人之道”。人之道就是人性,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的一种人性。那么,要想让人和顺、和谐,为政者就一定要尊重、顺应人的这种天赋之“性”。人性在外物的感应下,会做出喜、怒、哀、乐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情”。人的性情有天然的弱点,一般很难自发地达到“道”的要求,往往不是太过,就是达不到。人性的偏颇,尤其是其中的贪婪、残暴、嫉妒等等毛病,是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因而需要用一种行为规范来教育和引导,这就是“礼”。先秦儒家将礼的意义归纳为“始者近情,终者近义”,意思是说,礼是从人的性情出发的,但目的是要将它引导到“义”的境地上去。在古汉语中,“义”是适宜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
  记:人的行为可以用礼来规范,那么人心怎么约束呢?
  彭:人是情感的动物,而最能打动人心的是音乐,它可以使你欢乐、哀伤、激动、愤怒等等。所以儒家倡导用纯正、典雅而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来做教化的工具,让人在这样的音乐中陶冶性情、变化气质。
  礼与乐两者,乐是高于礼的,《礼记》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意思是说,好的音乐可以让天地和谐,而礼可以让万物有序而不乱。《礼记》又说:“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大意是说,乐可以让人心和谐,礼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得顺畅,因而人们无怨无争,可以在彼此礼让的状态下达到天下大治,这就是礼乐教化的作用。
  记:那么,为什么“礼”这个东西没人喜欢了呢?
  彭:在这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汉高祖得天下之后,有一天开庆祝会,那些大臣喝醉之后互相争功。刘邦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有个叫叔孙通的人自告奋勇,说可以为高祖解忧。他制定了一套朝廷礼仪。某日,又有朝会,大臣们走到宫殿门口一看不对了,全是拿着武器的卫兵,不能随便进去,要由一名专门的官员出来,把人一一引进去,文官站在什么地方,武官站在什么地方,都有规定。等官员都站齐了,刘邦才出来,并且还是被人用辇抬着。这时候,礼官引导文武官员上前跪拜,高呼万岁。刘邦一看,很是高兴。于是这一套就“发扬光大”起来。朝会时,大臣原本可以坐着,后来得站着,最后是必须要跪着。儒家礼乐教化的目的是要顺应人性、改造人性,要人们互相尊重,结果这套理论被边缘化了,另一套与孔子理念格格不入的朝仪却成为了礼的代表。以至于一般人讲到礼,就想到了古装戏里面开口闭口“奴才”、“主子”、磕头下跪的场面,现在人们习惯的一些礼仪、礼节、礼貌也不同程度地类似于此。这怎么会不让人反感呢?
  记:人们在礼乐的教化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也就是说,会对我们有怎样的好处呢?
  彭:《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于“礼缘人情而作”,所以能培养人的健康情感。《中庸》说“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人性去治理人民,庶几乎就是治民之道了。但是人性有弱点,需要修正,所以《中庸》又说“修道之谓教”。所谓教,就是礼和乐,礼和乐可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告诉你怎样控制感情,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这里有一个故事:子游和有子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们去街上,看到一个小孩子找不到父母了,就跺脚痛哭。这时有子借题发挥说,你看,这个孩子不过是找不到父母了,就又是跺脚、又是哭喊的,人性就是这样,不要约束他,让他去发挥。可是在丧礼中,总是会有人来告诉你要节哀,对哭、跳的次数也有限制。有子说,为什么叫人家节哀呢,应该由着他的人性去发挥嘛,这才是正道。
  子游听后笑着说:“这是戎狄之道”,(“戎狄”是古代文化不大发达的少数民族。)“我们华夏族的礼道不是这样的,‘礼道’教育大家要控制自己的哀伤,不能以死伤身。假如是父母刚死,你不能顺变节哀,悲伤过度,把悲恸之情不加控制地发挥,结果呢,那边刚死,丧事没办完,这里又死人了,这难道是死者愿意看到的吗?”
  记:乐又能怎样教化人呢?
  彭:“德音之谓乐”,德,得也。就是说,只有对提升人的德性有益的音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古代知识分子都很喜欢弹琴咏歌,用“德音”来陶冶自己的性情,让自己变得儒雅和顺,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因此,多听典雅的音乐有利于心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