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自古诗情半个禅
作者:珍 泉
王梵志、齐已、寒山、拾得……他们如璀璨的星云,闪烁在唐代诗宇。而诗僧皎然,更以其山林特有的清冽、佛门独具的孤淡,与诗僧灵澈一起,在盛唐诗坛开创了清境诗派,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诗僧皎然留给历史的,不仅是那独具一格、别有风韵的十卷诗篇——《杼山集》(亦称《皎然集》),他的诗论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其《诗式》、《诗议》、《诗评》,影响极为广泛。
同时,随着禅宗的兴盛,祖师们为了阐释不可说、不可道的禅,多用偈子、诗颂“绕路说禅”。于是,诗歌海洋中诞生了一朵奇葩——禅诗。禅者有着大死大活、大破大立的气概,独具“芥子纳须弥,于一毫端现大千”的大智慧;加之禅者开悟之后,精神上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因此他们的气质转变得超逸、洒脱、豪放,与诗人的气质相近;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日常思维方式转化成为直觉型的灵感思维,所以,不用像有些诗人那样“为赋新诗强说愁”,随手拈来,即是大好诗篇。
与以上相对,正是禅的修养、禅的体验与禅的领悟,成就了许许多多伟大诗人:王维出生于佛学世家,自幼参禅打坐;白居易一生好禅,号香山居士;刘禹锡自小就学于诗僧皎然与灵澈;欧阳修中年以后皈依禅门,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曾经以整整十年的时间参禅悟道;唐宋文学大家中,与禅门交往最多,在禅门影响最大,当属东坡居士……在他们的作品中,诗的意象与禅的意境去留无痕,水乳交融,产生一种物我两忘、意味无穷的独特感受,从而达到荡涤世俗污浊,向往人生解脱的高洁情趣。
总之,正是诗人习禅,以禅入诗;禅者写诗,以诗说禅,使得诗的魂魄更有灵性,变得更加空明灵透、飘逸超脱,达到空前的审美境界。知空禅师曾经与一位文友说道:“今山僧与居士评诗,居士与山僧谈禅。何耶?自古诗情半个禅。以禅为诗,以诗为禅,无可无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