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抓住蛛丝马迹,不怕心肌梗塞

作者:江 波




  今年7月2日,曾在84部影视作品中出演毛泽东的著名演员古月,在出席活动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68岁。据报道,他在发病前曾经出现过心肌梗塞的先期症状,但由于对该病严重估计不足,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从而导致死亡。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切莫忽视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养成随身携带急救药品的习惯,防患于未然。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由于血脂增高,许多血脂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像粥样的黄色脂肪斑块,使血管腔变窄或堵塞,从而致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该病的发生有许多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过分紧张、暴饮暴食、饱餐、过多吸烟、酗酒、血压突然急剧升高以及用力排便等,均可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梗的发病征象
  
  心肌梗塞发生一般比较突然,但发病前有先兆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时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
  2.剧烈胸痛的同时伴有出冷汗、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等;
  3.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呕吐和意识不清;
  4.有些患者胸部有灼热感,眼前发黑,血压波动,胸后部持续的压榨性或刀割样灼痛,并伴有心律失常;
  5.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症状,或出现心力衰竭等相应表现。如果此时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此时若及时积极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梗塞,降低死亡率。
  
  心梗发作后的应急处理
  
  1.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不要惊慌,保持镇静,亲朋好友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
  2.病人立即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尽快吸入氧气,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吸入亚硝酸异戊脂,同时立即设法通知附近医院来医生或派救护车;
  4.没有救护车应用平板车或担架送病人,切忌让病人自己上救护车或步行去医院,防止心肌梗塞面积扩大或发生心脏骤停。
  
  急性心梗患者的家庭调养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不可掉以轻心,还有可能再次复发。
  起居在家疗养期间,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按时起居,保证有充足休息和睡眠,不宜过多会客、逛街或探亲访友,以免过劳;病人要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夜晚不要外出上厕所。
  运动运动方式有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游泳和做气功等。运动应循序渐进,如果活动或运动后出现心悸、气促、胸痛、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必须到医院检查,寻找原因,调整运动量。
  情绪病人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饮食饮食上既要保证必需的营养,又要限制高脂肪饮食摄入,控制体重。饮食以清淡为宜,不要过咸,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并要力戒烟酒。
  用药心梗病人应按医嘱定时服药,家中必备急救药盒,万一发生严重心绞痛,可服硝酸甘油0.3mg~0.6mg;仍不缓解者,可将亚硝酸异戊脂置于手帕中压碎放在鼻孔处,做深吸气2~3次;疼痛仍不缓解,则不宜随便加服扩张血管药物,应立即叫救护车送医院。
  
  中老年心血管病人注意事项
  
  中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多不典型,无疼痛或疼痛不剧烈的患者,应注意下列情况:
  1.凡4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大汗淋漓、脉搏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应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2.高龄心血管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咯粉红色泡沫痰或咯血等心力衰竭表现,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无其他原因可查,应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3.高血压病患者突然血压显著下降,尤其同时伴有心力衰竭者,更要防范急性心肌梗塞;
  4.对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要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并注意随时观察和对比。如果能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沉、乳酸脱氢酶等检查,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更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