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平安辞旧岁 清洁迎新年
作者:林 博
屋尘收拾号除残;
太平甲子非容易,
新历颁来仔细看。
平平安安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为迎接新年到来,我国民间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起,家家户户习惯洒扫门庭,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漂漂亮亮,这便是自古以来全国规模的卫生大扫除。据《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早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
有关“扫尘”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传说。
相传,远古时,每个人的身上都附有“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人的行踪。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坏家伙。有一次,他无中生有,向玉皇大帝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谋反天庭。玉帝听后大怒,即命三尸神,凡是咒骂天帝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让蜘蛛做网掩盖,作为暗记。同时,又命“王灵官”在除夕这天下凡巡视,凡是见到暗记的人家,满门抄斩。三尸神接旨后,恶狠狠地将所有人家的屋檐下,都做上暗记。岂料,这一恶行被灶君爷发现,连忙召集各家各户的灶君商量对策,一致决定:每户人家从腊月二十四送灶起到除夕前,必须清扫房舍,除尽蛛网,做到里外清洁。
“王灵官”遵旨在除夕夜下凡巡察,但见凡间家家户户干干净净,并无蛛网尘污,呈现一派喜庆祥和景象,便如实向玉帝做了禀报。玉帝便拿三尸神治欺君罪,永拘天牢。当然,这是子虚乌有的事,但作为视清洁卫生为光荣的中国人,却宁愿接受这一传说,并且将“扫尘”的良习,二代代沿传下来。扫尘还可能因“尘”与“陈”谐音有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可将“晦气”、“秽物”统统清扫出门,这又表达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环境的良好愿望。
扫帚是扫尘必不可少的清洁工具,相传,扫帚是3500多年前夏朝少康所创。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古代人为了表示对贵宾的欢迎,竟要用上扫帚。拥彗(拿着扫帚)迎宾的礼仪风俗便是扫帚扮饰主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对此有记载,阴阳家邹衍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他到燕国时,“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这里说的“拥彗先驱”说的是主人在贵宾即将来临之前,叫家仆拿着扫帚站在门前,恭候贵宾到来,表示门里门外已经打扫干净,可以进屋了。在我国已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常见“拥彗门吏”或“拥彗奴婢”的图案,刻画着奴仆躬身持扫帚于门前,扫帚头向上,扫帚柄朝下,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就看重用扫帚扫尘迎宾。
在我国商代青铜器上也有扫尘的记载,可见几千年前,我国就开始有除夕扫尘的习惯了。据《周礼》中载,每逢过年“令州里除不蠲”。“除不蠲”就是大扫除之意。人们之所以要在春节前做一次大扫除,是因为古人早就知道入春后各种疾病之媒介昆虫就开始孳生,借助扫尘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乐。在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写道:“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具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清代诗人蔡云有一首吟咏扫尘的诗句:“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我们从中可见古人对扫尘是何等重视。台湾及粤东民间至今有一首吟咏扫尘的歌谣:“清沌择日腊三七,细竹长竿风卷疾。扫遍瓦椽及四周,家家户户迎新吉”。当地习称扫尘为“清沌”,歌谣的意思是祈望新的一年阖家平安,吉祥康宁。从诗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先民早已知道扫尘与防疫的关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传统。
扫尘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大有益处。据科学估计,每昼夜至少有1430万吨的宇宙灰尘降落到地球上,在城市或工厂集中的区域,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就有上千个微粒灰尘。另据化验,在灰尘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竟达几百万个,在这种环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病率都较高。灰尘多还能吸收和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灰尘一毫克时,紫外线约减少三分之二,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人的健康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掌握了不少科学扫尘方法。在陕西宝鸡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扫尘人边清扫边洒水的形象,这种湿式扫尘通常是先洒点水,过一会儿再用条帚轻轻清扫。这样可使地面保持湿润,防止灰尘飞扬,特别是能调节冬季干燥的室内湿度。通常扫尘有三个步骤:即先上后下;先湿后干;先内后外。此外,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祖国医学认为,立春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害虫也开始孳生。所以,赶在春节前大扫除有助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体健康,又增添了辞旧迎新节庆气氛。
如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平日里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来整理打扫卫生,特别是人们对居室装修注重一步到位,平时又比较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因此每到迎新春前,只需稍一收拾打扫即可焕然一新。这样一种生活潮流给扫尘风俗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也对防疫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看上去很美”的现代高科技产品,往往能潜伏对人健康不利的更多因素,所以,不管你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春节之际收拾打扫一下环境卫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