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养生,透射文明之光

作者:邵 杰




  人类何以走出动物世界,步入有思想、有智慧的文明时代?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探索和追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在地球上,也还只有人类可以利用“煎、炸、烹、煮”等方式裹腹,可以说,养生学说的建立,从有了火,就已经开始了。一把火,改变了人饮食的方式,进而改造了人的生命质量,也同时照亮了人走向文明时代的路程。
  随着物质文明的前进,聪明的人类通过更加有利于生命生长的食物,以及可以医疗病痛的手段,使寿命和人体质量不断延长和加强。这时,就有被我们称为先哲的人开始思索,作为一个人生命存在和生长的意义。“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丰则知荣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管仲的话朴实而又深邃,透着对人类原始本能的理解:人只有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会懂得类似礼节荣辱这样只能靠想像而得的“身外之物”;他的话又透着对人类思想文明的驱动: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不能只满足于吃饱喝足,还要讲究修身养性、讲究精神的培养。
  养生的意义,说起来简单而又复杂。简单说就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而复杂地说,就由肉体进入了灵魂,是精神,是境界,是价值,是人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所谓文明的东西。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地生活。
  可以说,从现实到精神,从肉体到灵魂,这种文明的教化和理解,是一个伟大的标志。当然,精神文明也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迫切需要。因为,物质文明的进步,也使人产生了很多不曾有的可怕欲望。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食物是人生命的必须,也是万恶之源。”“如果你要吃肉,那你就得需要更大的土地来种植物,一方面给这些待宰的牛羊吃,一方面你自己也得吃蔬菜,于是你就会开始觊觎邻人的土地,想把它抢过来,于是你就得发动战争,就得残杀同类……”怎样不让人走回这残酷而无知的“动物世界”?精神文明的作用就在这里。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他的弟子颜回是个贤人,尽管过着极其贫困窘迫的生活,还是快乐地生活,不改原有的志向,保持着一个君子的气概。世界上,只有人能做到这样的理智控制,从而使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平静和谐,应该说,做到这些,人类文明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
  人,就是在管仲、孔子、苏格拉底这些圣人的教化下,文明地走到今天的。
  人类文明在不断创造中发展前进,进入21世纪,人们充分享受着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物质文明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就到了人们追求生命质量的时候,因而,养生,成为了世界的流行时尚。一方面,人们需要健康的身体享受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一方面,人们需要健全的人格创造价值,保持和谐。从这种意义上说,养生,是一种文明的行动,也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