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社区医生应成独立执业者
作者:崔小波
其实,西方也经历了一个由社区诊所向大医院发展的扭曲历程,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它们才猛醒。因为国家大量投资兴建的大型医院,并没有创造出奇迹,而是使社会死亡率处于某种“停滞”状态。
在媒体和议员的质询下,流行病学家回答了这个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临床医学时代基本结束了。因为随着和平时代到来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就像工业时代让位于信息时代一样,临床医学时代开始让位于“后医学时代”。
这个新的时代的特点是:卫生革命面对的不再是营养不良、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癌症等慢性疾病成了人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对待这些疾病,医生们发现,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愈疾病,只有有限的药物通过持续服用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行为改变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医学院校开设社区医学课程,美国于1969年成立全科/家庭医学会。欧、美、澳都相继不再新建大型医院和医疗中心,并严格控制医院床位的发展,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开始走社区卫生服务的道路。
慢性病的发展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体是复杂的,历经数十万年进化的人体,其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在短短的20年中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支出体力,静坐成了人们劳动的基本方式,食品之丰富,只能以热量过剩来形容。而个人的精神压力、竞争带来的愤怒和孤独所产生的问题又是自己难以释怀的。慢性病的低龄化更是凸显了我们这个穷国在20年时间里突然变富后带采的对于健康的负效应。
流行病学告诉我们,大医院的建设其实只是为1.5%的患者服务,大多数人的疾病是不需要到大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的。相当多的疾病,是自愈性和照顾型的。何况我们人体内还具有天然的抵抗力,也需要不断地练兵以适应外界变化的形势。但现代的自我保健绝不是自己看几本书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专门的保健医生给予关心和照顾。结论就是:我们需要那种对我们自己及家庭给予长期关注和帮助的医生——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