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诗人”李肇星
作者:吴志菲
李肇星从小便喜爱文学,大学期间,他的诗文甚至上了《人民日报》。从事外交工作以来,尽管公务繁忙,李肇星并没有荒废写作,他把作为外交官的独特经历和感受,通过诗的语言诉诸笔端,捧出了200余首饱含深情的精美诗篇,展现了中国外交官面对世界的博大胸怀以及无所不在的爱心,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李肇星的风采和丰富的想像力。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层示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他的诗,好就好在一个“情”字了得!写儿时印象的诗,如《梦见爷爷》、《姥姥的樱桃》、《心中的北大》、《夜梦瓦屋河边草》等等,当过石匠、木匠和乡村医生的爷爷,姥姥家鲜美甜嫩的樱桃,家乡的小河边,儿时一同嬉闹的小伙伴,都鲜活灵动。
“万千佳丽中,惟有你不施脂粉。一片纯情,光彩照人……你是青春。百十山岳间,惟你天开地阔。平等中寻觅挚友,以诚实营造自我……你是中国!”这首名为《青春中国》的诗,是李肇星在国外思念祖国时写下的,也是李肇星外交生涯中广觅知己、以诚信待人的真实写照。他的不少诗作,洋溢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有些也抒发着对各国人民的友善和追求美好事物的特别情感。
“一样的太阳,一样的月亮;两位名人,一样的故乡。用音符装点春天的,永生在美丽的交响;用炸弹毁坏春天的,有谁知埋葬在什么地方?”节奏铿锵,朗朗上口。这是他的诗作《在莫扎特和希特勒的故乡》。全诗尽管只有八句,却通过强烈的对比,赞颂了用音符装点春天的音乐家,诅咒了用炸弹毁坏春天的战争恶魔。言简意赅,善恶立见,爱憎分明,发人深思,其感人的力量无异于一篇洋洋洒洒的和平宣言!
国际上的外交战线,云谲波诡,变化难测。时而晴空朗朗,时而乌云弥漫;时而水波不兴,时而狂风恶浪。每逢关键时刻,李肇星都挺身而出,从未畏怯退缩过。“胜过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像士兵匍匐在阵前,卫护母亲的尊严。”这是李肇星对外交官们的写照。
李肇星的诗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冗长的诗句,大多简洁明快,内涵丰富,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经得起人们长久的咀嚼,反复的寻味。究其原因,这或许与在这个政治风云急剧变幻,外交事件层出不穷的年代里,他很难有多少闲暇进行写作有关。他曾“声明”自己从不在工作时间写诗。实际上,他的许多诗都是写在东奔西走的旅途上,他笑称不少是在飞机上写的。他“解释”说:“在飞机上时间那么多,又有吃的,又有喝的,多么好的条件呀!”
相对于前副外长周南喜欢用古诗词向记者表态和暗示谈判风向的风格,李肇星则更喜欢自己写诗抒发情怀。也许,这也是他几十年外交生涯所形成的清醒、达观,牢牢把握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李肇星属于那种朴实的诗人,他的文采就像他的人品一样,总是饱含着凝重,克制着飞扬。在作为中国驻美特命全权大使向克林顿总统递交国书的当晚,李肇星在《重托之下》一诗中写道:“爱而知渺小,做而知不足。”寥寥几句诗文,写出了李肇星为人的态度。
平时,经常有人给李肇星寄诗刊、诗集,他也常会翻阅。1999年,李肇星将手头积累的作品整理一遍,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诗集《青春中国》。2003年3月,也就是在李肇星当选为外交部部长之际,新诗集《李肇星诗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外,他还不时写些散文、随笔、故事之类的文章。1984年,在非洲国家莱索托工作时,李肇星为中国的少年读者写了一本散文集《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1990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李肇星还与大学同学、“莎翁”研究专家郑土生等人一起主编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并亲自改写了其中的一章——《麦克佩斯故事》。主持该项目的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负责人见到李肇星的作品后,大为赞扬,并说,“哎呀,肇星这个人啊,搞外交可惜了,要是到我们这里,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
在国外媒体的描述中,李肇星以性格刚毅、态度强硬闻名,是一个“强硬派”;可是,众多熟悉李肇星的人又说他朴素低调、和蔼可亲——李肇星的“双重性格”让人多少感到有些神秘。作为李肇星最亲近的人,秦晓梅一语点破了他的性格:“李肇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强硬或和蔼都是因为爱,一种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责任感和爱。无论是作为驻美国大使还是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对于不友好国家或一些挑衅性的问题,总是非常强硬,但又非常艺术。”
部长夫人秦晓梅,曾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参赞、外交部香港特派员公署国际组织部副主任,现任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对于出身于外交世家的秦晓梅来说,在外交官这条路上走下去,她也许会成为一位大使,但她最终还是选择退居,甘当“绿叶”。“为了家中两个优秀的男人,我选择了放弃自己。”丈夫、儿子一直是秦晓梅的骄傲;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放弃是一种痛苦,然而,当你的责任心和感情浓到一定的程度后,你就会感到,放弃中却充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