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作者:翟士领
在我们日常膳食中能够摄取的食物种类很多,这些食物除满足食欲的愿望之外,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如重要的几类有蛋白质、脂类、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是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素一旦缺失或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日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危及健康和生命。人体对这些营养素不仅要求种类齐全、数量满足,并且还要比例适宜,这三个条件都必须实现方能具备身体健康的物质条件,这就叫均衡营养。
自然界不同的天然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要做到均衡营养就必须将不同的食物合理搭配。事实上要做到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是很难的,再加上不同的烹调方法对各种营养素损失的影响,就难以实现了。而且,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地域、民族、季节,不同生理机能状况等因素,对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的需求也有变化,均衡营养的真正实现就太难了。但是偏离均衡营养的远近会对身体有不同大小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在种类繁多的食物中尽量多选择一些营养素含量丰富、品种较齐全的食物食用。
从目前人们的膳食结构来看,蛋白质的营养是比较容易获取的,也是为大家所重视的。但要注意的是,既要选取含必需氨基酸比较全、数量比较多的完全蛋白;又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大家熟知的蛋白质主要来源是鸡、鸭、鱼、肉等,但是,摄食这类蛋白质食物的同时,易于摄入大量的脂肪,而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又会不足,会影响营养素的平衡。再就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主要出自蔬菜和水果,但是对于中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群、体力活动偏少、紧张的脑力劳动者,要获得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每次需要食用数量较多的蔬菜水果又是件难以做到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根据个人的情况需要,适当选择天然果蔬的干制品或提取物,或选择一些营养素含量高和比较齐全的营养品,来弥补这一缺憾。
据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在全国范围的抽样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多种营养素缺乏是相当普遍的,尤其是多种微量营养素,即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某些营养素缺乏还有上升的趋势,并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病;而另外的营养素又过剩,一些其他疾病又在增加,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因此,近年来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加强公众营养干预的一系列措施,如食物营养强化、营养补充,并在国家体改委中设立了公众营养发展中心,足见营养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政府机构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大张旗鼓地宣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文章,频频见诸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就是要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让人们知道营养重要性的重要举措,高度认识这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兴衰的大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实现经济富裕起来,生活改善,还要实现身体健康起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营养的变迁,由于热量摄入大于消耗,脂肪摄入过多,粗粮食入减少,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一些“文明病”,如肥胖、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呈迅速上升趋势,带来的危害必须遏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患有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糖、脂代谢紊乱的代谢综合征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后备队。免疫系统功能的减弱,使机体保护自身、抵御毒素和外来生物体或恶性细胞侵袭的免疫失调,这些无不与营养素缺乏有关;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是到了积极防御的时候了,不仅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应该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膳食,注意营养补充,预防疾病,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