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不养而养——养生的至真境界(五)
作者:甘 泉
所谓无忧无虑,就是不去忧虑。或许有人会问:“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难道这句话不对吗?”这句话说得不错。不过,这句话里的那个“虑”字并不是指“忧虑”,而是指“思虑”、“思考”、“计划”等意思。字相同而含义不同,因而不在本题探讨之列。
为什么主张对未来不去忧虑呢?这有两方面的理由:其一,未来有很多变数,是很难确定的,早早地忧虑,徒劳无益,枉自费神而已;其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收获的必然性已经蕴含在耕耘之中,又何需忧虑呢?
任何一位正直的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都不会否定奉献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积极意义。任何一位稍有理性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心,而爱的本质正在于奉献。
奉献是利他的,但人们是否想过,奉献同时也是利己的?人们往往认为,奉献是纯粹利他的,只有当利他的行为得到回报的时候才是于己有利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利他”与“利己”看作了两个不相容的概念,从而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正是这种错误看法的长期流行,导致了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建树的失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既然把“利他”与“利己”看作了两个不相容的概念,将二者放在对立的位置上,就无法将二者协调一致地融为一体。这样一来,当强调“利他”的时候,就提倡“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而当需要以物质利益刺激人们积极性的时候(实质上强调了“利己”),则往往有意无意地漠视了奉献,甚至助长了损人利己。像这样在两个极端上跳来跳去,怎么能够自圆其说昵?既然无法自圆其说,这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建树又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可见,惟有将“利他”与“利己”协调一致地融为一体,才能够使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建树取得成功。
可惜的是,许多人对这个原理知之甚少,理解更加不透,所作所为则完全背道而驰,做了大量既损人又损己的蠢事!
如果能够让人类普遍理解和领悟“太极和谐原理”,每个人想利于自己就去利于他人,每个家庭想利于自家就去利于别家,每个民族想利于本民族就去利于别的民族,每个国家想利于本国就去利于别的国家,整个人类想利于自身就去利于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那还有什么危机不能克服?又何愁人类社会不幸福美满呢?
五、结束语
以上这些内容,似乎与养生无关,其实正是最高层次的养生——“不养而养”。如果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说,一般的养生之道犹如一位事必亲躬的领导人,管得很细、很具体,亲自处理各种具体事务,不断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经常出现在“救火”现场;而佛法的养生之道则好像一位运筹帷幄的领导人,根本不过问任何具体事务,显得悠哉游哉,只从宏观上设法调动所有下属部门及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自妥善处理份内的一切事务。
有句成语叫“自寻烦恼”,其实人们如果真想摆脱烦恼,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没有烦恼,哪怕穷得沿街乞讨,照样能够没有烦恼;反过来说,如果不想摆脱烦恼,那么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会有一大堆烦恼,哪怕家境再富、地位再高、权势再大、名声再显,照样烦恼重重。
另一句成语叫“解铃还须系铃人”,它告诉我们,自己找来的烦恼要靠自己去化解;自己不去化解,谁也无法替你化解(尽管别人可以劝导你、帮助你,但不可能替代你)。
当一个人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摆脱了烦恼的纠缠,他的整个身心都会全面而持久地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各种机能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疾病自然少之又少,衰老自然遥之又遥,健康也就得到了最有效的保障。这正是佛法养生之道的殊胜之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