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营养帮你控压稳压(一)
作者:于 康
◎不要总说减肥无望,可以先接受“合理体重”。
◎体重正常的人也要看体脂是否达标,不少体重“正常”的高血压者细查体脂超标,建议半年进行一次体脂测定。
◎算算自己的腰臀比,有“苹果型”身材的人,比“鸭梨型”的人得慢性病的风险更大。少吃多动加平衡,让过剩的能量“入不敷出”。
如同水管里流动的水可对水管壁产生压力一样,人们常常提及的“血压”,就是循环血液对动脉壁产生的侧压力。营养是人体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养分的全过程,注意营养就能控制血压。有人怀疑,这是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当然不是!营养和血压有直接关系吗?有!因为合理的膳食营养可以控制热量、脂肪和钠盐的摄入,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促使胆固醇的排泄,增加了血管弹性,从而让高血压“低头”。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营养帮助控压稳压?
营养控压提示一
六大角色不能扮 因为演出高血压
不良生活方式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包括:膳食失衡,特别是高(钠)盐、低钾、低钙、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低优质蛋白、低抗氧化维生素、低单不饱和脂肪酸等;吸烟;长期大量饮酒,特别是烈性酒;体重异常,包括超重和肥胖;长期缺乏有氧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
营养控压提示二
接纳体重差异 看好合理体重
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的“差异”是判定是否超重或肥胖的重要指标,目前主张采用“体质指数”(BMI)进行实际体重评价。BMI的高低与高血压的发病有一定关系。1991年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体质指数超标BMI≥24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是BMI<24人群的2~3倍。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适合中国成人特点的BMI判定标准为:
18.5≤BMI≤23.9为正常
24.0≤BMI≤27.9为超重
BMI≥28.0为肥胖
对很多中老年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往往是件很困难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望。美国于1999年提出“合理体重”的概念,即病人及其主管医师或营养医师认为,可在短期内实现并长期维持的体重水平,该体重水平可能并非患者的理想体重水平,但对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有确定性意义。可以将合理体重理解为实际体重向理想体重靠拢的“合理化”过程。很多研究表明,体重越接近正常范围,发生高血压的相对风险就越小。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合理降低体重,哪怕是一个相对小的幅度(如5kg),对控制高血压就有益处。
营养控压提示三
体重正常看体脂 体脂超标也要减
体重大致由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构成,脂肪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是评价体脂是否超标的重要依据。体脂超标将导致肥胖,并显著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生风险。目前,主张成年男性体脂不超过体重的25%,最高不宜超过30%;成年女性体脂不超过体重的30%,最高不宜超过35%。凡体脂超标者,即便体重总量正常,也应减肥,即减少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应注意的是,部分体重“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也存在体脂超标。建议半年进行一次体脂测定,家用型人体脂肪测定仪可很方便地测定身体脂肪含量。
营养控压提示四
苹果型还是鸭梨型 腰臀比对号入座
体型反映人体的脂肪分布。有些超重和肥胖患者脂肪更多集中于腹部,形成肚子大、四肢相对瘦小的“苹果型”肥胖,其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相对于脂肪堆积在下肢和臀部的“鸭梨型”肥胖风险更大。可简单测定自己的腰围和臀围,用腰围除以臀围计算出的“腰臀围比值”,来判定自己的体型状况。如果腰臀围比值超过标准,则表明脂肪在腹部堆积,需要减少腹部脂肪,以降低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
营养控压提示五
低能高耗少风险 寻求能量“负平衡”
减肥的根本原则是寻求体内能量的“负平衡”,即:一方面,通过低能量平衡膳食减少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有氧锻炼增加能量的消耗。两方面措施使能量“入不敷出”,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有效消耗体内多余能量,增强机体内脏功能,对高血压的控制产生确定性的益处。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在增加膳食能量摄入的同时减少了体力活动。一些学者疾呼“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久坐不动的危险时期”。比起20年前,人们每日能量消耗已减少800千卡,相当于四两主食的能量!很多学者和学术机构呼吁人们,采用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适当的有氧锻炼,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登山等。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我的金字塔”首次在营养宣教的图谱中引入运动符号,以强调人们在进行饮食控制的同时,不要忽视配合有效的体育锻炼。
营养控压提示六
清淡饮食安心护肾 超量食盐吸水升压
长期大量进食食盐被认为是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确定性危险因子。有学者甚至认为,在发达国家里,被盐送进坟墓的生命比被有害化学物质送进去的还要多。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钠盐过量,肾脏难以排除干净,日积月累在体内的超量钠离子,会直接影响副肾皮质激素等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致使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钠盐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每吃1g食盐,可吸收200ml~1300ml水分。吃盐越多,体内潴留的水分就越多,血容量就越多,血管的阻力就越大,血压就越高,心、肾等内脏的负荷就越重,机体正常代谢功能就被打乱,产生脑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就大幅度增加。群体调查结果表明,高盐饮食人群其高血压发病率远远高于低盐饮食人群。我国高血压患病呈北高南低的明显差异,这和膳食盐分摄入量的高低分布有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