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书法微雕尽风流
作者:徐少杰
唐龙,字和平,1952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丰台区书协副秘书长、北京文联九洲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比利时文化交流中心,世界书画家协会,中、日、韩等16个地区和国家联合审定授予其“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
书法的美,虚实相映,沁人心脾,是书法家对美的诠释带给欣赏者最美的享受;微雕的美,细腻精粹,似神来之笔,是微雕家精细的抚摩,也带给观赏者无尽的享受。想像之中,既从事书法艺术,又精工微雕的人,必是一身浓浓书卷之气,可眼前的唐龙,豪爽直率,满腔热情,将文人的谦逊与北方人的豪爽完美结合,正如他的作品,将书法的大气与微雕的精细恰倒好处地融于一体,相得益彰,似浑然天成。
写字乱如蚂蚁的书法家
观赏唐龙的书法作品,神韵丰富,疏密有致之处尽显奇旨别趣,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享受。唐龙说,小时候,自己写字乱得很,像小蚂蚁一样,父亲为了让自己写好字,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就督促他描红模,加之爷爷在故宫博物院做整理收藏书画的工作,耳濡目染之中,使他对书法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临摹书法已不单单是为了改变自己“小蚂蚁”一样的乱字,而成为其乐此不疲的一大爱好。上世纪60年代,正值知青上山下乡,年轻的唐龙下乡后,就是靠练字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当时的他,并没有理解书法艺术的深厚内涵,只是在认真地“练字”,直到返城后进入黑龙江省书法学院进修,他才真正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领悟到书法的精妙。也是从那时起,勤奋的唐龙才认识到,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绝美的享受,对自己性情的塑造、感情的抒发以及健康的提升,都有莫大的帮助。
唐龙喜欢音乐,写书法时也不忘放点音乐,他认为,这就像是演员的表演,声情并茂,优美的词句加上美妙的音乐,能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放松,将全部的情感宣泄纸上,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听着《打虎上山》,写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或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下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不觉生出一种如身临其境的快感;听《小城故事多》,便能写出“紫气东来”、“瑞气满堂”的妙字,在情、歌、字的结合中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对养气存神有着极大的好处。
唐龙认为,书法的益处数不胜数,但有的时候,有人对书法的认识也会进入误区。例如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收藏热的盛行,百姓在家居装修精美的同时,也亟需精神食粮的陶冶,可是名家书法千金难求,一般作品又无人问津,导致家中“粮仓”缺“粮”,唐龙认为,这就是现代人对书法艺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名家名品才能登大雅之堂,非名作,则宁缺勿滥!过于抬高书法的地位,而忽视了书法的真正内涵。唐龙认为,书法,就是闲暇时间陶冶情操的“玩意”,不仅如此,练习书法之前“凝神、吸气、意念、提笔”的过程也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那么,为什么老百姓不能在家自己练习书法,然后将自己的书法作品悬上厅堂呢?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与自信,也能在欣赏自己创作美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同时,写书法的过程中也平静了心态,增进了健康,何乐而不为。如今,唐龙经常会跟身边的朋友讲起练习书法的好处,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在书法中受益,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热爱这个精妙的艺术。
雕刻时光的艺术家
谈到唐龙的书法,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另一个绝活——微雕。微雕艺术“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也愈高;微雕也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这就是“意在精”。看到唐龙一幅幅鬼斧神工的微雕作品,啧啧称奇之余实在难以相信这些细腻繁复、布局严谨的小东西竟出自一个粗犷的男人之手。唐龙说,微雕是自己的副业,但看到他在一分钱硬币大的石面上,一字不少地刻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及相映成趣的图画,用10倍放大镜观赏,其刀法、布局、章法样样精致,就不得不佩服其对“副业”的这份执著与刻苦。
进行微雕创作时,必须高度聚精会神,临场得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对雕刻者毅力与耐力是极大的考验,戴着800度近视眼镜的唐龙进行微雕创作时竟不用任何仪器,全凭自己的感觉。微雕艺术家首先必须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刻”,而且雕刻的时候,就是一笔过,绝没有补笔之说。经过用心的练习与钻研,深得书法精髓的唐龙将书法艺术融入微雕创作之中,其笔画随细不可见,但却深合书法中“笔端意联,疏可走子,密不扦针”的境界,创作的作品令人爱不释手。
如今,有着诸多成就的唐龙仍积极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红十字会、残联、纪念红军等各种活动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每次参加,他都尽最大努力去做,唐龙说,作为一个公民,这是自己该做的。他最欣赏的话也是“以德为邻,方长寿;和谐社会,国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