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94岁剃头匠拥抱“金孔雀”

作者:丁跃忠 范学凤




  在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参赛影片《剃头匠》获得了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2006年12月5日晚,这个影片在北大百年讲堂试映,片中主角、94岁的靖奎老人也赶到了现场,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电影《剃头匠》讲述的是在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依然在走街串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的老主顾们做着一件事——剃头。敬大爷从12岁学剃头,干了80多年,现在已经94岁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务周到,深得老主顾们的喜爱。现在每天仍旧骑着三轮车上门给顾客理发,沿着一条单调平淡的轨迹生活。
  电影里的敬大爷原形叫靖奎,一个耄耋老人,跟电影里的敬大爷有着同样的经历,至今仍住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过着北京城内最底层最普通也是最平淡的生活。电影里讲的,就是靖奎老人的日常生活故事。
  靖奎老人的女儿说:“老人从十几岁开始在北京后海边上一家理发店学习理发,到18岁出徒,如今虽已94岁高龄,但身体硬朗。他的老顾客,现在还有10个左右,都是固定顾客,几乎都有病,老人就上门为他们理发。”
  在老人80多年的理发生涯中,目睹了四个朝代的人来人往,有官员、走卒、贫农、车夫。他手中剃刀下的发式经历了清朝遗老遗少的大辫子、半截刷子、平头、背头、分头、光头,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头;他手中数过铜钱、银圆、金圆券、关金券、人民币,不下十几种钞票。
  靖奎老人的女儿说:“老人18岁出徒后,自己先后开了两家店,一家在地安门,一家在清华附近,地安门的是一座两层小楼,下面做店铺,上面住人,生意非常好,在老北京非常有名。那时,一些官员、名角都是他的老主顾,从傅作义、马占山到梅兰芳以及清华、燕京的教授。”这位再普通不过的人当年可是个大红人!
  靖奎老人不仅理发的手艺好,还会按摩,那时,他身体很棒,白天在店里给顾客理一天发,晚上还要到咖啡馆或者澡堂子去为顾客按摩,虽然很辛苦,但收入颇丰。解放后,公司合营,不论老板、师傅,还是徒弟,都成了劳动人民,但一家只有一个留在店里当工人的名额,靖奎就把名额给了老伴儿,他自己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剃头生涯。主顾都是熟悉的老主顾,他一家一家登门服务,自然深受欢迎。老人的女儿说:“在近几十年中,我父亲最多时有四五百个顾客,徒弟也有20多个,但现在那些都成了历史的印记,我父亲常说:‘我是理发界最老的人,也是活干得最久的人。”’
  时间慢慢过去,生活平静,日复一日;每天靖奎老人照例清早出门,为安排好的老主顾逐个理发、剃头、刮脸、剪鼻须、按摩,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天或者打麻将……
  在《剃头匠》拍摄时,善良、可亲的靖奎老人给人留下两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他的敬业,一个是他的悟性。他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一闲下来就不辞辛苦地去背台词,希望自己能在戏中有个很好的状态,他最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我怕给你们添麻烦。”
  当问起靖奎老人自己的人生和长寿秘诀时,老人大声说:“我就是想得开,怎么都行。你说我,我不言语;你骂我,我听不见。我就是不和你斗气。”这也许就是老人一辈子面对五行八作的各色顾客,学会的圆熟的人生哲学和平和的生活态度。
  老人的女儿说:“现在老人演的电影得奖后,他很高兴。他说,没想到,晚年上了电视,还演了电影,这也是他剃头人生外的又一个意外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