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勤劳善良寿百年

作者:袁武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专程走访了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山仔下村百岁老人杨淡。一走进她家门,就见到她老人家。她面色红润,见有客人到来,还忙着起身让座,我们连忙把她老人家按回座位上。
  交谈中,感觉她头脑清醒,耳朵不聋,条理分明。她生于1906年1月2日,年轻时生活十分艰辛……我们看她身体气色,听她言语,感到她虽百岁高龄,但在大埔近年的80多位百岁寿星中,是心身最为健康的老人之一。通过了解杨淡本人,以及其子李捷德介绍后,她的长寿因素有以下几个。
  
  同情心强,乐于助人
  
  她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同情弱者,同情有困难的人。村子中有人对长辈不敬,她敢直言;一些人有困难,子女还小,缺少劳动力,她不管自己多忙,都要时常主动帮助。她自己觉得,从助人小事中,可以获得快乐。
  
  思想朴实,目标简单
  
  杨淡老人从不有非分之想,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盼子女能成龙成凤。在老人眼里,这古老而朴实的人生追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做坏事而已。为了这个目标,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儿女身上,儿女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再劳累再辛苦,她也不在乎。她说:“除了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是让儿女行得正,做得人。”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知书达理,事业有成,又贤孝,她便心安理得,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性情稳定,刚柔相济
  
  她丈夫在她38岁时过世,留下五个孩子,持家糊口是她60多年生活的全部。她艰辛哺育孩子成人成材的“本事”,是克服饥饿、歧视、贫困和灾难的结果。为了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她不怕恶,不怕邪,笃信形正不怕影斜的做人准则,做到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造就了她性格“刚”的一面;由于尝尽人间万般苦,有切身的体味,使她富有同情心,与邻为善,肯帮助人,这又显示了她性格“柔”的一面。
  
  饮食有节,不挑不拣
  
  杨淡老人的饮食习惯概括起来是八个字:“粗细均匀,饥饱适度。”不喜欢大鱼大肉,不喝酒。进入老龄阶段后,每日只吃少量瘦肉、排骨、鸡蛋、蔬菜之类食物,食量也不大。饭后半碗汤、淡茶一二杯是她的习惯。她从不大量进补,她认为“补成个大胖子,走路摇摆要人扶”是一个悲剧。她习惯早睡早起,中午稍憩的睡眠规律。
  
  勤劳不怠,无怨无愁
  
  杨淡老人生长在农村,样样农活都干过,且所从事的农活都是体力劳动。年轻时,在农闲季节还常常为商家担货,上高梁,下陡坡,一日一个来回的山路100多华里,她走过多次。90高龄时,她还操持家务,背着孙儿、孙女烧水做饭,喂猪喂鸡鸭。常年不断的体力劳动,练就了健康的体质,使她一生没患过什么大的疾病。
  
  编辑手记:我们这期为读者介绍的寿星,是两个“小人物”。大部分寿星,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人物,一生惟一的光环,就是年逾百岁,但身心颇健,获得权高位重、财大气粗者用权换不来、用钱买不到的长寿之果。但他们之所以把这样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百岁梦想变成现实,就是因为他们是小人物,就是因为他们一生都拥有无限小,却又无限大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