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家庭“硬伤”下潜藏“软暴力”

作者:杨 超




  家庭“软暴力”看上去并不是“疾风骤雨”,并没有给受害方造成身体上的“硬伤”,但就像一把钝刀子一样,不仅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导致严重心理伤害。
  
  我们通常关注的家庭暴力更多地指婚姻中的暴力,暴力的形式也更多地指身体上的伤害,受害者更多的是妇女一方。而我们今天要关注的范围应从婚姻层面扩及到家庭生活,包括夫妻之间、老中青三代人之间。关注点定位在“软暴力”上。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认为软暴力行为发生在丈夫对妻子,也发生在妻子对丈夫、老人对儿女、儿女对老人以及父母对孩子尤其是未成年孩子之间。偶尔也有来自(未成年)孩子对父母的软暴力行为,如威胁父母或三天两头离家出走等。
  定义“软暴力”是一个难点问题,我把它理解为:发生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方或多方家庭成员对另一方或多方家庭成员所施行的强烈的或者持续不断的心理、情感或精神上的伤害。这种行为看上去并不是“疾风骤雨”,并没有给受害方造成身体上的“硬伤”,但就像一把钝刀子一样,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不仅会影响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导致心理伤害。家庭“软暴力”仿佛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外界不易察觉,因此,长期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专家分析,相对于“身体暴力”而言,“软暴力”的形成原因复杂,涉及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素质、人际沟通等多层面。个人作为婚姻一方或者家庭成员融进社会生活中,对于自己的角色扮演、权利、义务等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和不足。比如:你是我的老婆,我想怎样对你就可以怎样对你:你是我的儿子,我是你的老子,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同时,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心理失衡引发“软暴力”。人际沟通在家庭生活中和在社会人群中一样,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通过调查咨询发现,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质量极低,甚至很多家庭成员间几乎没有沟通。
  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家庭中,有1/4不同程度地存在“软暴力”现象。“软暴力”多数发生在地位不平等的夫妻之间,通常是有权有钱的一方(多数为男性)对无权无钱的一方(多数为女性)实施这种行为。施暴者故意以自己的行为(如婚外性行为、歧视、咒骂、冷嘲热讽等)给妻子造成精神打击,因为他认为对方或孩子必须依靠他生活,不敢轻易反抗和张扬,而受害者也往往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受害者的观念及其心理素质影响和制约着“软暴力”的消除。在受丈夫“软暴力”伤害的部分女性中,并非缺乏自己应有的经济独立能力,或真是深爱自己的丈夫。她们之所以甘愿承受对方的“软暴力”而不提出分手,往往是出于报复心理:“你想摆脱我另寻新欢,我让你没门儿”;“你让我难受,我也不让你好过”,等等。受害者的这种心态,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除“软暴力”的难度。
  对于“软暴力”现象的控制和消除,笔者认为,培养健康和谐的家庭责任感是最重要的,只有同舟共济才能百年好合。很难想像一个没有以责任感作为基石的家庭能够幸福美满,责任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