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快乐之花“心”常开
作者:柏正宏
抓住快乐,人生多潇洒
古人云:“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其意:一是快乐人皆有之,其多与少,在于寻找与开拓而已。心境沮丧者认为:有太阳的时候,也可能下雨;善于自乐者认为:下雨的时候,也可能出太阳;达观者则认为:嗬!太阳雨更美!在他们眼里,雨也罢,晴也罢,都是人生的风景。二是快乐是一种感觉。图安逸者感觉不到艰苦劳动者身心充实的乐趣;好索取者不知奉献过程中人的价值实现的崇高之乐。有人视清贫为苦,有人却在清贫中品味到人生的纯真情趣。三是快乐是一种角度。从这边看是痛苦,换一边看未尝不是幸福。被针刺到手时,其快乐在于它没有刺伤眼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觉保持快乐的心境是一门生活艺术。对同样的事和物,用“春风桃李花开日”的积极、乐观的利导思维看,还是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消极、悲观的弊导思维看,结果完全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正如古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其眼中总是良辰美景、赏心悦事。他们对“闲言碎语”不理不睬,等闲视之;对坎坷挫折不惊不怕,含笑面对;对非原则的人际争执,宽厚以待,容让三分。所以,烦恼、忧愁几乎与他们无缘。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成为蒋介石的阶下囚时,所受打击之大,可想而知。但他在逆境中信念坚定,制怒除忧,自寻其乐,虽被幽禁半个多世纪,却年逾百岁。
笑对困苦,人生多精彩
弗·汤姆森说过:“没有无痛的开端,也没有无痛的结束;我们在别人的痛苦中诞生,在自己的痛苦中走向死亡。”这就是说,痛苦与生俱来并伴随人的终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坎坷与磨难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面临家境贫寒、做事不顺、婚变、遭遇误会、打击、陷害等等之苦时,要有安贫乐道的修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及调节自我的艺术,振作精神,保持乐观。文革期间,有位著名演员受迫害被关进“牛棚”,他面对痛苦,不但说笑如常,还自编 “牛棚健身操”,直到如今,还在用此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照样到戏曲沙龙引吭高歌。
对于痛苦,每个人的苦乐观不同,标准也大不相同。有远大理想者,为实现目标,能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共产党员靳月英退休后,不畏艰难,背起镢头,只身进荒山开山造林。她与恶劣天气、蛇虫野兽、孤独困苦争斗15年,搬动的石头能装满6000多辆四吨重的大卡车,绿化了七座荒山,植林600多亩,最后,又全部捐献给集体,自己依然过着清苦的日子。当亿万人民欢度佳节、享受天伦之乐时,戍边战士们紧握钢枪,巡逻在边防线上,“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苦与乐。
恬淡知足,人生多从容
人欲望的沟壑难以填平,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亦无止境。如果总向高处比,那就永远不快乐。好高骛远者,往往因为其目标不能实现而坠落于盲目的悲哀中;争强好胜者,往往因为不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而落得个自悲孤鸣;盲目攀比者,往往因为心理失衡而愤懑和悲戚不已。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说:“事能知足心常泰,人若无求品自高。”孔子亦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明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善待人生,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知足就能常乐。“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做人如果懂得满足,就会免遭许多不必要的侮辱和羞耻,人生就会活得轻松从容。自号“乐天”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曰:“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知足的他,没有非分之想,不仰人鼻息,不摧眉折腰,活得轻松洒脱,如闲云野鹤之怡然自得。著名科学家张光斗“一贯知足”、“心平气和”,他“不悲镜里容颜老,且喜心中领域宽”、“有唱有吟空万念,无忧无虑乐长春”,至耄耋之年时仍耳聪目明,身手敏捷。
乐善好施,人生多美好
助人是人生快乐之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人通过积极地帮助别人的行动,会使自己建立起一个积极、肯定、自我接受的自我形象。帮助了别人,付出了爱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与充实感,自然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高尔基说过,“给”远比“拿”愉快。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为社会和民众做些有益的事,将可能得到期望之外的帮助与回报,赢得人们的尊重、接受、欢迎甚至爱戴。行为医学家认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者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环境,轻松的心态和宽容的胸怀,没有过多、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心情舒畅而美好。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中写了9000多首忧国忧民的诗歌。他的心始终为国家和人民而跳动,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不忘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他的崇高品质、宽广胸怀,使他达观开朗,心境美好,虽年近80仍“八十老翁顽如铁,三更风雨采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