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美国亚洲移民的“老年之家”
作者:四 海
成年子女承担照顾年老父母的责任,为他们养老送终是东亚地区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含饴弄孙也是每一个亚裔老人的梦想。然而,对于一些移民美国的亚洲家庭来说,选择“美国方式”渡过生命最后的阶段—进入养老中心,已经成为他们美国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不得不做的艰难选择
文化上的禁忌,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曾经使很多在美国的亚洲老人与他们的儿女,很难接受将老人送入养老中心的做法。不知道亚洲老人能否适应以西方人为主的养老院生活,他们的儿女心中也会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然而儿女要工作、有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两难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最近一些新形式的养老院,使得亚裔老人能够在适应西方世界老年生活的同时,保留一些自己的文化与生活传统。
李夙仪已经在位于马里兰州的一家养老中心生活了三个月,在这里,她和其他的老人们一起看港台电视连续剧消磨时间。养老中心一共六名员工,都讲广东话或者普通话。养老中心的食堂不时传出米饭的香气,壁炉前则装饰着盛在花瓶里的文竹。
无论这些养老中心有多么的殷勤好客,亚裔移民对“养老”和“孝敬”的文化禁忌仍然缠绕着这些家庭。亚裔家庭很少愿意对外人讲,他们将老人送进养老中心。李夙仪的孙女,即26岁的李凯茜说,即使在家庭内部,将奶奶送到养老中心的事情也很少被提及。整个家庭都知道将奶奶送到有专人护理的老人之家是最好的选择,家里人每周去看她三次,几乎每天都打电话,但凯茜的父母对此仍然感到非常愧疚。
应运而生的“多文化”美国养老中心
联邦法律规定,大多数老年中心不可以做广告来宣传自己针对某一个特殊的种族提供服务。但从实用角度而言,提供某一特殊服务的老人中心,自然可以吸引某一特殊客户群体。有很多老年中心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偶然成为为特殊种族服务的养老设施。还有一些老年中心,则特意提供了多语言服务人员与特殊食谱,来吸引特定的种族,如古巴、墨西哥、中国、韩国、越南与印度后裔。
美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亚裔人口只占65岁以上美国人口的2%,而拉丁裔占其中的6%。到2050年,预计亚裔老人的数量将会上涨三倍,而拉丁裔老人的比例则会上涨到16%。在华盛顿地区,目前为止还没有以拉丁族裔为主的老人中心,因为这里的人口总体来讲比传统的移民通道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等地要年轻一些。但随着老年人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专家指出,针对某一特殊文化群体的养老中心,将会适应市场需要,越来越多。
不同的天空,一样的夕阳红
在赫华德郡,韩语系的移民们居住在两个小规模的养老中心里,每个养老中心都有长长的等待名单。而去年开业的“格雷斯之家”华裔养老中心,只有七个空床位,却招来了20位应征者。这三家地方性养老设施都是由移民创办的,创办者们都是直接体验了那种子女将老人送到养老中心的羞愧感与罪恶感,所以在提供服务时,尤其注意子女和老人两方的敏感性。
44岁的格雷斯·王现在与父母住在一起,是“格雷斯之家”的经营者。“我们的父母在年轻时为了子女辛勤工作,现在他们想和我们住在一起,照顾他们是我们的责任。”格雷斯之家华裔养老中心的创办者格雷斯说。与此同时,她也坚信有一些传统一定要改变,尤其是在年迈的父母生病,需要24小时照顾的时候。格雷斯之家里所有的住户年纪都超过80岁,她说,“照顾老人是儿女的责任,但与此同时,儿女也需要谋生,如果让老人自己呆在家里,那么情况会更糟糕。”
一些老年人也逐渐意识到,与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也并非总像民间传说里描写得那样美好。80岁的韩裔老人郑朴苏,两年前被送到养老中心时,曾流下伤心的眼泪,但是当去年家里人让她搬回家时,却被她拒绝了。郑朴苏老人的一生都在照顾别人,先是她在韩国的婆婆,然后是她在美国的四个孙子孙女,但是在养老中心,她对任何人都没有义务。现在她不是总能见到自己的孩子,但她觉得当她与子女见面的机会变少时,见面后反而更加愉快,而当大家住在一起时却并不总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住在一个养老中心,已经成了郑朴苏老人美国梦的一部分。她微笑着说:“我认为古老的传统并没有给人很多的自由……现在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