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易中天不光“品三国”

作者:单守庆




  学术萝卜
  
  易中天,提起这个名字,人们就会联想到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的“品三国”、新华书店畅销不衰的《品三国》。这颗中国文坛上耀眼的新星,成为颇受观众喜爱的“新时代的说书人”。鲜为人知的是,他不光把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品得出彩,连普通至极的萝卜,也同样品得出味儿。
  易中天说:“我是一个学术萝卜。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么吃都行。我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他对萝卜情有独钟,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早在30多年前,他就是“品”萝卜的高手。
  那是1972年,易中天在新疆兵团农八师莫索湾垦区当军垦战士。女儿过周岁生日那天,他请乡亲们来家聚餐。当时物资匮乏,虽然易中天夫妇早有准备,用胡萝卜块烧成一盆油炸排骨,用白萝卜煨成一大罐鸡汤,用大葱炒鸡杂,还有几道小菜,也备足了高粱曲酒,可仍为没有下酒的凉菜发愁。最后,面对新疆甘甜水灵的白萝卜,易中天说:“用萝卜至少可以做四样凉菜。”于是,大白萝卜被分别切成丝、条、片、丁,分装成四大碗,再分别拌上醋、糖、辣椒粉、花椒粉,分别放上一些芹菜叶、胡萝卜丝,最后浇上滚烫的清油。如此这般,热菜、炒菜、汤菜、凉菜等,一应俱全。
  《品三国》与“品萝卜”,看似两回事,其实异曲同工。一部《三国演义》,世人已经品了几百年,而经易中天娓娓道来,品得有滋有味,老少皆宜。这需要下极大的工夫,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深得其中味。这也正如各式各样的萝卜菜肴,要想让人吃得有滋有味,非有一个调味的高手不可。
  
  食后一得
  萝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采用烧、炒、炖、拌等技法,制作各种热菜、凉菜,还可以采取腌、酱、泡、晒干等技法,加工成各种萝卜制品,成为不可不吃的食疗时尚菜。如,补脾肾、壮筋骨、御风寒的萝卜羊肉粥;养脾胃、化痰积、促进蛋白质和钙质吸收的排骨萝卜汤;味美酥柔、消食化痰的红烧萝卜;清热化痰、止咳润燥的萝卜麦芽糖。
  
  文化火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被易中天品得头头是道;司空见惯的火锅,也被他品得“味道好极了”!
  易中天品火锅,首先着眼于“文化”。他写道:“火锅简直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火锅热,表示‘亲热’;火锅圆,表示‘团圆’;火锅用汤水处理原料,表示‘以柔克刚’;火锅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拒东西,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豆腐、粉条,来者不拒,一律均可入锅,表示‘兼济天下’;火锅荤素杂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相渗透,又体现一种‘中和之美’。更重要的是,火锅能最为形象直观地体现‘在同一口锅里吃饭’这样一层深刻的意义,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共食’。更何况,这种‘共食’又绝不带任何强制性,每个人都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主料烫而食之,正可谓‘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
  “白居易云:‘绿蚊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怀疑那就是请朋友来吃火锅的邀请函。”经易中天这么一品,果然是“火锅里面有文化”。他还进一步又为这种文化溯本求源:“火锅,大概就是对原始时代和古代战争中‘共火而食’的远古回忆吧!中国菜肴,无论煎、炸、蒸、炒,一般都是在厨房里加工完成后才端上桌来,只有火锅把烹调过程和食用过程融为一体,不但把锅端上桌来,而且让火贯穿始终。这不正是一种最古老也最亲切的方式吗?围在一起吃火锅的人,不是家人,便是伙伴,不是兄弟,便是朋友,不是极富人情味吗?”
  易中天一品再品,便对火锅又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火锅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一种用餐方式;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
  
  食后一得
  炎炎夏日,饮食行业的药膳火锅、滋补火锅、鸳鸯火锅,并没有熄火,依然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些特色火锅,已不仅仅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也唱起了应季消费的“四季歌”。需注意的是,人的胃黏膜只能忍受50℃~60℃的温度,而火锅食物烫,易伤胃;“涮”火锅也不能只图味鲜,鲜而不熟对人体有害;火锅里放入几块去皮拍松的姜,有利于防止烫伤嘴唇。
  
  评鼎品食
  
  易中天博学善品,他把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一一品过,便写出—本《品人录》的书。在品这些古代名人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鼎。
  “鼎是什么玩艺?烧饭锅么!”易中天评论道:“当然,‘问鼎中原’的那个‘鼎’,已不仅仅只是一口烧饭锅了。作为政权和权力的象征,它也是一种神器。”他在这里说的“问鼎中原”,是指古人把争夺江山社稷、获取统治权力称之为“群雄争鹿”、“问鼎中原”。所谓“鹿”,就是一头肥硕的可以食用的动物:所谓“鼎”,就是专门用来煮东西吃的大锅。
  易中天还由此联系到“天”,强调饮食的重要:“用烧饭锅来做神器和权柄,这就很有些意思,至少说明管饭比管别的什么更重要一些。”“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就是说,吃饭这事,有天那么大,或者直接的就是天。可惜‘天’只有一个,给了‘食’。”
  对于食,易中天认为“食物是生命之源,提供食物,即赋生命。”他为此举例加以证明:“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生命的赋予者。几乎所有人一生下来,就是母亲给吃的,先是吃奶,后是吃饭。”“什么是兄弟?说穿了,就是同吃一个娘的奶长大的人。两个人,无论是否一娘所生,只要同吃一母之乳,便是兄弟(如奶兄弟)。”“乡亲便是因为同吃一种食物而亲的。所谓乡亲,就是‘喝同一条河水’的人,或‘吃同一口井水’的人。‘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那河,是母亲河;那水,是母亲的乳汁。我们赞美长江、黄河,不就是说‘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么?”
  鼎中之食,被易中天看得重而又重。在解决了“吃饱”之后,就要求“吃好”、“吃出营养”。他把烧饭做菜的全过程集中于鼎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食后一得
  鼎是我国最古老的炊具之一,产生于人类学会用火并以火熟食之后的新石器时代。从此,以鼎为代表的炊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从低级到高级的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生活中的鼎,早已被锅所代替。锅的样式、材质、功能各不相同,烹制出来的美食也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