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天香月染桂花秋

作者:缪士毅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秋风阵阵,桂花盛开,艳溢香融,天芬仙馥,给早秋的大自然平添了几分魅力。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桂花的故乡。桂花赋予诗人以灵性,诗人为桂花添光彩。屈原在《楚辞·九歌》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浆”之吟唱。桂花,亦名“岩花”,如唐代李勃《留别南溪》所云:“欲知别后留情处,各种岩花次第开。”而宋代范成大的《岩桂》诗则称桂花为“木樨”,诗云:“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樨开。”桂花有丹桂、银桂、四季桂之分。金桂花色橙黄、娇艳绚丽,诗人赞之曰:“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银桂清姿雅质,香味最浓,宋代杨万里的“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描绘的就是银桂。宋代吕之声认为,在秋天,惟桂花最美,正如他在《桂花》诗中所云:“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北宋谢逸在《咏岩桂》诗中写道:“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四,正是天花更着香。”诗人视桂花是由雪花着香后幻化而成的,独见新妍。
  历代许多诗人神思遐想,把地上的桂花同传说中月宫吴刚伐桂联系起来,赋予桂花美丽的神话色彩。难怪他们写的咏桂诗,不少同月亮相关连。唐代白居易面对不凡桂花,不禁吟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唐代宋之问认为桂花不是凡物,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人杨万里笔下的桂花出神入化,诗云:“不是人间种,疑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代韩驹在咏桂花的诗中也写道:“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这种月桂相连、充满诗情的意境,令人陶醉。
  香为花之魂。但在百花王国中,惟桂花之香“清可涤尘,浓能透远”,无怪乎诗人赋咏桂花,都着力在花香上花费笔墨。辛弃疾直言桂花:“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在他的眼里,恐怕是桂花经秋风夕露,把世界熏染得馥郁芬芳。朱淑真的“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道出了桂花凛然傲霜的气魄和沁人心脾的芳香,可谓人恋秋色,桂香醉人,物我相融,令人神往。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兴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对桂花的赞美可谓高唱入云,大有压倒众芳之势。
  桂花品格高洁朴素,深得文人墨客赞赏。唐代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诚实向秋荣”,就赞美了桂花高洁的品格。唐代李白也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的佳句。宋代名相李纲亲植桂花以明志,并把书房命名为“桂斋”。在民间,桂花被视为崇高、友谊、美好的象征。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喜欢折桂相赠,倾吐爱慕之心,正如民歌所唱:“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结终身。”
  “香风吹不断,冷露听无声。扑面心先醉,当头月更明。”月下赏桂,最富诗情画意。园艺家周瘦鹃的“踏月归来香汗湿,红闺无奈木樨蒸”,就流露了月下赏桂的特有心境。时下,桂香四溢,在月明之时,漫步桂花胜地,领略风播桂雨的奇观,沐浴芬芳馥郁的香涛,定会心神清爽,盎然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