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卫生部长陈竺:中医有望对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

作者:周 琳




  在上月15日举行的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上,卫生部长陈竺对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前景提出了新观点:“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一种必然性趋势。”“科学家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想于一体的、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的21世纪新医学。”
  面对着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位中、西医专家,陈竺首先用“两小儿辩日”这个经典故事抛砖引玉。他说,他们其实一个是用手测量、依据分析测定,另一个则来自直觉和感受,两者代表了人类两种基本的认知方法。“东方文化中占主流的认知方法一直是经验和直觉,从整体上来认识和处理包括疾病和生命等复杂事物和问题,而不先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而西方则主要是沿着‘实证加推理’发展其认知方法。”
  在这两种认知方法下的医生看病就大不相同:譬如胃病病人在西医那里会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什么病变部位、程度以及致病源。而中医看的是病人处于哪个证型,病人还伴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一并调理,从而最终恢复整体平衡。因此,陈竺认为,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类似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古典的西洋静物油画。前者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而写意,后者描绘出许多细节,精确而写实。但事实上,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讲求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辨证施治”和复方理论,可分别对应西方的现代系统生物学、健康环境因素理论、药物遗传学及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
  陈竺表示,当前要特别强调对中医的尊重,如果不知道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是什么,需要改进和改善的部分是什么,就草率对它下结论,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医学研究应首先从人这个复杂的生物系统本身开始,在捕捉和了解其整体特性和规律的前提下着手进入微观领域。也就是说,应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策略。
  沿着这个思维,传统中药大都采用含有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化合物的多味药材组成的方剂进行治疗,这样的复杂药物体系,给现代药理评价带来极大的挑战,也是中医药被认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将这许多组成成分的方剂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单一组分的治疗药物,先研究其在人体内的整体生物效应,明确疗效后再去看局部,或许就简单得多或者更有方向了。
  另外值得深思的是,现代医学在专业化还原的策略下分工越来越细,致使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的实施过程逐渐趋于“破碎化”。但是几乎所有复杂性疾病都受到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疾病之间,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在破碎化的诊疗体系下被丢失,使我们失去不少用简单方法进行治疗或早期干预的机会。而中医首先看的是“人”,一个缺乏明确物质基础而相对“模糊”的整体,然后通过疾病相关临床表型特征再寻根溯源,逐层推断其病因病机。
  他也指出,中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似乎一直停留在经验和哲学思辨的层面,没能“自上而下”地走下去,这导致长期以来中医理论无法用现代语言予以描述、中医与西方医学无法互通互融的格局。若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首次颁布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收录了包括基础理论、诊断学、临床各科等八大类、3543个词条,其中包括任、督二脉这样的词语,目的是为了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培训医疗、研究、信息交流的需要,向全球中医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可以认为是中医得到国际地位的一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