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忘”而得道

作者:李英华




  关于《道德经》的注疏,历代不绝。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道德宝章>的突出特点是以心性学说解释老子之道,反映了儒道佛三教合流的思想倾向。
  
  心即性,性即神,神即道
  
  白玉蟾认为“心”、“道”是合一的,具有相同的意义,所谓“道即心,心即道。心无生死,道无往来。”“心”与“道”只是不同的说法,其实质内涵是一致的、合一的。不过,白玉蟾也借体用范畴来说明“心”与“道”的关系,他说:“道者心之体,心者道之用。”因此,不管“心”、“道”是完全合一的,还是存在体用关系,具有这种性质的“心”,显然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人心(心脏),也不是心理意义上的思维意识,而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心”。这种“心”被称作本心、真心、道心,故而与“道”合一。
  在阐明“即心即道,即道即心”的基础上,白玉蟾又提出了“心即性,性即神,神即道”,以及“即心是道,神亦道,性亦道”的命题。这都说明“心、性、神、道”在世界的本原、本体的意义上是同一的。
  既然“心”、“道”合一,所以凡 “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亦为“心”所具有。首先,从本原意义上说,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由“道”所产生。在《道德宝章》中,“心”亦具备这种属性,所谓“心者,大道之源”,及“心者,造化之源”。这表明“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其次,从“道”、“心”与万物的关系角度讲,“道”创造了宇宙万物,并支配着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所以,“道”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但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道”的运行表现出循环往复的特性,这使得宇宙万物都融入大化流行之中。第三,“道”是永恒的,没有生死。白玉蟾亦将此属性赋予“心”,他说:“身有生死,心无生死。”“心无所始,亦无所终。”又说:“此心长存,本无生灭。”可见,“心”与“道”一样,都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都由它产生,并寓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世界万物的变化发展。
  同理,“性”与“神”也具有“心”、“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所谓“神者万化之主,心者大道之源”、“性无体,神无方,绵古亘今,昭然独存”、“天崩地裂,此性不坏,虚空不殒,此神不死”,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另一方面,心、性、神之间又存在本末、层次之别。首先,白玉蟾说:“神者,性之基;性者,心之本。”可见,心、性、神是存在本末、主次之分的。对心、性而言,性为本,心为末:对性、神而言,神为本,性为末。其次,白玉蟾还说:“身中之心,心中之性,性中之神。”这表明,由“身”到“心”、到“性”再到“神”,是有层次分别的。所以,从心到性再到神,反映了修道过程的不同层次或境界。
  
  真俗不二,凡圣一体
  
  上述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心、性、神,分别叫“真心、真性、真神”。显然,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假心”、“假性”、“假神”。这里所谓“假”,相当于“俗”,是一种简单、方便的说法,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具体说来,是指“人心”(与真心、道心相对)、“人性”(与道性、真性相对)、“识神”(与“元神”、“真神”相对)等。换句话说,心、性、神都具有两重性。
  首先,心包括本体意义的道心(真心)和一般含义的人心(妄心)。“念头不已,心则愈杂”,此心是“人心”。“一念不存,此心乃见”,此心是“道心”。“不以我为我,乃见心中心”,前一个心是“人心”,后一个心是“道心”。其次,性包括本体层面的真性和一般的人性,“性为心所蔽,神为性所窒”,前一“性”指真性,后一“性”指人性,意谓真性为世俗之尘心所遮蔽,而真神又被现实的人性所窒息。再次,神亦类似,本体层面即指真神、元神,一般义指人的精神。
  但是,真心与人心、真性与人性、元神与识神,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天之道,心也;人之道,亦心也。贪其所爱,忘其自然。”显然,“天之道”的心指真心,“人之道”的心则为尘心。任何一个人既具备本体意义上的“真心”,又包含一般意义上的“人心”,只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真心往往是潜在、潜伏的,而人心则是现实的、活跃的。这是因为一般世俗之人的真心、道心,往往被尘心、妄心所掩盖、蒙蔽而显现不出来。
  正因为心、性、神所具有的两重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道德宝章》中既说“性不可穷,神不可测,心不可尽”,又说“以心知心,以性觉性,以神合神,合神于无,合无于道”,这说明真心、真性、真神均为无穷无际、神秘莫测的本体,但又与世俗之尘心、现实之人性、一般之精神混融在一起。白玉蟾认为,人如果“不能神其神,不能性其性,不能心其心”,那么,心、性、神“已失其真,已非自然”,所以,修道就是为了追求“心中心,性中性,神中神”的境界。
  
  勇于忘我,所以得道
  
  那么,修道有什么原则与方法呢?一般而言,南宗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但实际上,修道的下手处还是要落实到修心上,因为世人正是由于心念太多太杂而不能悟道。白玉蟾说“以其心之念不已,所以不知道”;“以其心之事不停,所以不得道”:“以其心之情不尽,所以不合道”。又说:“念头不已,心则愈杂”,“心杂则道愈远”。所以白玉蟾强调,只有去掉尘心,才能发明真心。修道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修心的过程就是去除尘心,发明真心的过程。
  那么,要怎样才能去掉尘心呢?要诀在于一个“忘”字:“勇于忘我,所以得道。”白玉蟾非常强调“忘”在修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形二字,则是制心之旨。”“吾所以忘者,非惟忘形,亦乃忘心,心境俱忘,湛然常寂。”进而言之,不仅要忘心,还要忘性、忘神,白玉蟾说:“要在忘我,忘心,忘性,忘神,忘忘亦忘。”“忘物,忘我,忘心,忘性,忘神。神全,性全,心全,我全,物全。”这里所要忘的心、性、神自然是指尘心、世俗人性、世俗精神。总之,白玉蟾认为“忘”是得道的一个关键,只有把一切都忘掉,包括把忘的过程也忘掉(“忘忘亦忘”),才能见天地之心,才能做到“心性无染,体露真常”,也即内丹炼成,或者说达到了与道合一的境界。
  综上所述,白玉蟾的《道德宝章》正是他探究人生真谛、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一种理论,为性命双修、安身立命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