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管理睡眠延缓衰老
作者:凌瑞琴
人过中年,睡眠质量每况愈下,乃至白日里经常感觉全身疲惫不堪,这种现象是衰老的早期体征。
从来,人们对于自己的衰老是无可奈何的。俗话说“不知老之将至”。如今,科学证明了“抗衰老系统工程”是可行的。
“抗衰老系统工程”立案根据有两个坚实的立足点:一是衰老可以早知道、早预防;二是按照自然规律,人的自然寿命平均120岁,中年是60岁。实事求是地说:衰老应该区分为“自然衰老”和“现代化衰老”。无论是自然衰老还是现代化衰老,其中规律的奥秘已经有了科学的阐释,遗传基因学说诠释自然衰老的必然性是无可抗拒的。当前,“抗衰老系统工程”针对的是现代化衰老。现代化衰老的诠释理论有动脉硬化学说、自由基学说、生物钟学说等,这些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
生物钟是人体的“主振荡器”
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物种,无论是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还是最高级的万物之灵,都具有内在的生物钟。生物能够在大自然中长期地生存,就必须遵循地球物理的自然周期而呈现多种节律,如昼夜节律、活动与休眠的节律、生与死的节律。这些节律在物种的遗传密码中保存着。所有的遗传性时间节律,呈现于生理功能、生化反应,都要适应大自然的节律变化。换句话说,生物内在的节律,必须与自然周期同步。
生物进化到了高级哺乳动物,不但有了多种器官,而且有了许多成套的功能系统,更需要使变化中的多种节律保持严格的“同步”,就必定产生“主振荡器”。生物钟就是身体内部起到整合作用的“主振荡器”。我们打个比方:生物钟好比是交响乐队的指挥,它可以调动上百个乐器,演奏出最复杂、最优美的谱曲。
万物之灵的人类,大脑特别发达。大脑兴奋起来,可以抑制生物钟,使人彻夜不眠。安眠药物抑制大脑的兴奋,从而释放了生物钟,使人们进入睡眠。如果生物钟进入衰老程序,人类就开始进入衰老阶段。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开始进入衰老,可以从他的“生物钟衰老指标”来衡量。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生物钟并非设置在大脑里面,而是设置在下视丘和松果体组成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如果这里的生物钟衰退了,那么安眠药物也不能产生睡眠。而生物钟的管理密码就是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昼夜节律。
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与觉醒
俗话说“30以前睡不够,30以后睡不着”。这是为什么?难道“以前”和“以后”存在着因果关系吗?这个谜底已经被科学揭晓了。只有当人们掌握了自己的睡眠规律,才能进一步
学会“睡眠管理”。
白昼里,“光照相”通过眼球的光能变为电能。于是有神经冲动传达到睡眠起搏器,再传达到松果体产生抑制作用。夜幕来临,“光照相”转变为“黑暗相”,又有神经冲动传达到睡眠起搏器,再传达到松果体开始产生褪黑紊(Mt)。Mt自血液内到达睡眠起搏器的褪黑素受体,从而启动睡眠中枢,指挥一系列主动的睡眠过程。这就显示了松果体的昼夜节律如何管理生物的睡眠与觉醒。
初生婴儿没有规律的夜间睡眠。六个月开始,松果体开始分泌Mt。在光照下,松果体停止分泌;在熄灯后,松果体启动分泌。六个月以后,Ht的分泌产量逐渐上升,到了两岁半时,产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松果体分泌Ht产量的高峰到了青春期开始下降;到了中年Mt产量下降到高峰期的一半;到了更年期,MT产量因人而异,但是下降是必然趋势;到了80岁,多数人Mt产量降低到少年时的10%。
强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现代人经常在晚间灯光下工作和享受夜生活。松果体受到强光的抑制,开始是功能性的干扰,将Mt分泌曲线推迟了,也就是说,将生物钊向后推迟2~3小时。久而久之,由于自由基杀伤导致松果体功能紊乱,松果体不能自保,从功能萎缩到细胞萎缩、钙化。这就是生物钟紊乱的发展过程。超支过度,就会过早士眭进入衰老。
综上所述,生物钟不但管理你在一天之中的“昼”和“夜”,还关系着你一生中的生长、发育和衰老。具体地说,中年以前,它是生长时钟;中年以后,它是衰老时钟。因此体外补充Mt,可以调节人体生物钟的昼夜节律,对管理睡眠、延缓衰老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