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没有生物科技成果,就没有真正“顺其自然”
作者:李 彬
类人猿进化到人、到现在已有500多万年的历史,人类在绝大多数时期没有畜牧业,绝大多数人平时很少能吃到肉蛋奶。我国1949年解放前,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常饮食主要是五谷杂粮和蔬菜,平时吃肉蛋奶很少,甚至没有。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北京人吃肉每月还要凭肉票。只有肉蛋奶里含有胆固醇,绝大多数人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每天吃进的肉蛋奶很少,吃进的胆固醇就很少,这就产生两种结果:
1.由于吃进的胆固醇很少,吃进来的胆固醇就很珍贵,人体就必须反复地利用后再排出体外:肝脏中的部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储存在胆囊中,吃饭时胆囊收缩胆汁酸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但只有5%的胆汁酸随大便排出,其余的95%的胆汁酸回到肝脏被再利用,肝脏只把很少的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又平衡了,胆固醇消耗得慢。每天大便排出的胆汁酸约由300毫克胆固醇转化而来,遵照“入”“出”平衡原则,中国营养协会建议每天从饮食中摄入胆固醇的总量应在300毫克以下。解放前达官显贵们往往吃进了过多的肉蛋奶,胆固醇过多排不出去,就导致大病。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患风疾,属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53岁时脑溢血猝死。摄政王多尔衮也有高血压病,39岁死亡。肉类、鱼、虾含有较多嘌呤,易导致尿酸增多、痛风,此病在古代高官、帝王中发病率高,称为“帝王病”。而今,普通大众的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必须严格限制肉蛋奶的摄入。
2.由于人类长期吃进的胆固醇很少,人体只需合成少量的平衡、溶解“胆”固醇的有机“碱”磷脂—胆碱磷脂(学术名“卵磷脂”),就与胆固醇平衡了。人类合成胆碱、胆碱磷脂的能力很低。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来,人们吃进各种油肉蛋奶、胆固醇明显增多,但是人体合成胆碱磷脂的能力没变,还是很低,二者难以达到平衡。中年以后,大部分人都不可避免地出现(1)血液里的“血管清道夫”—卵磷脂过少,不能控制胆固醇而沉积到血管壁上,加速动脉血管硬化,形成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塞等。(2)胆囊胆汁中的卵磷脂过少,不能完全溶解胆固醇,就可导致胆固醇析出、结晶,形成胆结石。(3)肝脏中中性脂肪的运输船—卵磷脂过少,不能把脂肪完全运出,形成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4)大脑中卵磷脂过少,形成的“电流”—神经信息传递物质“乙酰胆碱”过少,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老年痴呆症。(5)血淤症、高血黏、微循环不良最重要的病根是:红细胞膜上卵磷脂过少、胆固醇增多,变形能力差,当流经狭窄的毛细血管时不能变成扁平的子弹头状,显得过于肥胖,流动缓慢,使心、肾等重要脏器血液量减少。人体局部缺血缺氧易诱发癌症。
总之,人在成年后都存在持续缺乏卵磷脂的情况,遗憾的是在出现重病之前觉察不了,导致古月、高秀敏、侯耀文、王群、陈晓旭、胡耀邦等人意外死亡的悲剧不断发生。关键是:我们不可能回到古代吃糠咽菜、不沾荤腥的饮食,既要享受生活,又想健康长寿,就不能听天由命,世界卫生组织建强调额外补充足量的卵磷脂,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顺应人类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20多年前通过生物科技技术,6斤大豆提取出10克纯磷脂(紫薇卵磷脂冲剂一小袋)。别说过去的老百姓了,就是皇帝也不可能享用,毛泽东时代也还没有。活在今日是幸运的,我从1997年6月开始服用、宣传推广卵磷脂至今,我全家和亲戚朋友也都受益。抚今追昔,10多年来度人无数,是我从医20余年最大的欣慰。
清华紫薇健康热线:
(010)6277180162771802
免长途费电话: 400-812-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