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心理“中暑”自救为先等二则
作者:佚名
高温气候会使患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等心理疾患的人增加,因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健康欠佳等身体条件较差的人引发心理中暑的占77.2%。
据心理专家介绍,如果外界带来的刺激过于强烈,超出了个体承受范围,就会造成心理损害,出现情绪低落、动力缺乏、持续疲乏等症状。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性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度、日照超过10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同时伴随着心理中暑的人大大增加。
造成心理中暑的内因则是人体对环境的不适,由此产生的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和体内的代谢紊乱,最终影响到大脑神经的活动。有关专家认为,企业管理人员、驾驶员及妇女较容易感受到刺激,如果刺激长存,则身心疾病纷至沓来。
此外,缺乏心理准备的突如其来事件发生,像车祸等大大小小的灾难都出乎人们意料,极容易引起心理中暑。
心理专家提出告诫,为避免由持续高温气候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上的自我疏导和调节至关重要。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然气候的复杂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合理安排饮食和锻炼。尤其是当自己感到特别烦恼时,应该及时找心理医生诊疗。
夏日消暑五不宜
人们对付酷暑高温,各有高招。可有些招数却是人们过激的做法,它可能使人在享受暂时惬意之后损害健康。所以在对付酷暑高温时应注意以下五个不宜。
1 降温不宜过快 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是好多人认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2 空调不宜过冷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正确的做法是:居室的温度应在26~9度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3 喝水不宜过量 多喝水是防暑的好措施,可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
4 衣服不宜过露 保健专家指出,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度,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5 墨镜不宜过黑 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受到损伤。因此,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应该是镜片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