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管谦:传统养生是通向健康长寿的捷径

作者:李天慧 刘国浩




  人物简介管谦,出生于1926年2月,江苏省启东市人。1942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长期从事军队专业工作,历任秘书、科长、处长、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局长,被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政委,离休后积极参加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工作,赞同钱学森关于人体科学的基本观点。20年来,亲自体悟传统养生之真谛,并团结科学、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他曾是一位仅读过两年改良私塾,16岁就加入共产党的革命少年;他曾是一位屡立军功,屡有创新的密码专家;他曾是奋斗在暗战一线的我军机要部门的最高领导;他还是一位广结善缘、广聚人才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一个明媚的上午,记者应约来到总参大院,拜访这位“秘密战线上的传奇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原政委管谦。
  出乎意料的是,管老亲自来到楼下迎接我们。寒风中,他居然身着单衫,更引起我们内心的惊叹。年过八旬的老人身板笔直,浓密的头发仅仅花白,目光慈祥,言谈举止间一派虚怀若谷的长者风范。
  
  生命的权力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很重要,要想实现‘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节省医疗费、有益全社会’的目标,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生命的自我管理,而不是被动地依赖医生。”
  交流的话题不由得从管老单薄的衣衫说起,管老谈到,他的身体基础并不算好,家族有慢支肺气肿遗传史,几位亲人得的都是这种病,有的60岁就因此病而去世了。这种病冬季发作更为严重,所以为了抗寒,管老有意识地逐步减少穿衣量、控制感冒,长期实践下来,抗寒能力明显增强,甚至优于常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肺气肿没有再发展,糖尿病等慢性病在不用药的情况下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这就更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管老认为,身体有病,就是某种程度地失去了自由,有的老战友常年卧病在床,甚至成为植物人,使整个家庭遭受重创,这是让人痛心的。他引以为鉴,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80高龄仍然敢于爬西岳华山,为了锻炼,有时回家不乘电梯,采用爬楼梯上11层楼;夏天还敢到大海里游泳;常年如一日地做一种呼吸功,使身体有了非常灵敏的自愈能力;此外,仍坚持骑自行车,他乐观地说,骑到85岁看来没有困难,如果到那时还不觉有什么衰退,就考虑换个电动的,要是能骑到90岁,那就足以说明锻炼身体的成效了。
  
  学习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我有病尽量不用药、少用药,传统文化的养生道路最积极、最实惠、最有用,消耗的是时间和意念,而我们老年人有的是时间,可以从实践中不断学习体会。”
  或许是由于常年的职业生涯的磨练,使他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力。管老年轻时,曾在短短的一年内,完成从初中数学、高中数理、直到大学专科的高等数学、数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十门功课。高速的进度,抽象的概念和公式,繁琐的作业,其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强烈的兴趣,在短训班考核中他获得了十个5分。这充分体现了他出众的学习领悟能力,不久被调到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管老离休后依然精神抖擞,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军队老年大学学习,参加多种学术活动,学习传统文化,阅读儒释道经典、古典诗词等。他73岁时学习电脑操作,上网浏览、打字、写作,生活过得愉快而有序。他常年每周一次地参加中科院社科院、教授举办的“天地生人”文化论坛,这个论坛至今已举办了近800期,这让他思想常新。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谐文化,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永远不会在世界上称霸。中华文化的推广有益于全人类,当人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天地和谐,民族之间、宗教之间都和谐,那造枪造炮就没用了,世界就可以大同了。
  
  人生需要规划和设计
  
  “人生的规划设计从深层次看,是一门做人的学问。规划设计好,可以强化做人意识,促进科学世界观、奋斗人生观、艰苦创业观、泰然生死观的形成,有利铸民魂、修民心、壮民体,造就优秀人才。”
  管老认为,人生规划应伴随人的一生,越早越好,但即便中年时期已经过去,老年时期开始人生规划也不算晚。人生规划不仅要有长远目标,还应有阶段性目标,并要不断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修正,向着大目标不断努力。中国人走美国人的养生之路是行不通的,那意味着消耗大量的金钱,也不见得取得满意的成效。老年人在实践中既要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等有利条件,更要积极应用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和实践,真正做到顺应自然气机,逐步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情志有控、六欲有度,锻炼有恒”,这样才能将生命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管老说:“我在80岁时设定的目标是‘基本健康地度过100岁’,几年实践下来,我更有自信,以我这样患有六种疾病的身体基础,按着传统文化来养生,如能度过100岁,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
  
  老年人需要幽静和满足
  
  “老年人心态好,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老年人需要幽静,更需要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在求知上又要永不知足,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才能成为年轻人的榜样,才能更受到年轻人的尊重和爱戴。”
  管老认为,老年人眼光应向前看,有许多看不惯也要放下。新旧社会比较,东西方比较,我们的国家是大有前途的,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可以实现的。拿军队来说,美国的士兵是雇佣兵,拿钱换来的,而中国军人以保卫祖国为光荣,这是信仰的不同。和一些浮躁、没有信仰的年轻人不同,老一辈人是有信仰的。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当代做出表率,对社会稳定、民族精神的重铸有着积极的意义。
  管老的话语,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风范:头脑清静、心胸豁达、精神乐观、意志坚定、性格开朗。采访结束后,管老如松树般伫立风中的那一幕始终定格在记者的脑海中,谦和的老人身上蕴含着一种力量、一种自信、一种洒脱,那源于他历经峥嵘而纤尘不染的高贵品德,让我们心怀敬仰,我们衷心祝愿管老再创健康长寿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