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期

昨晚你睡得好吗

作者:冯 斌




  “要是能让我睡一个好觉,那该是多好。”“我别的不缺,缺的就是睡好觉。”“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睡好觉了,我的病能治好吗?”“我总是睡不好觉,有时想想做人真没意思。”这些都是失眠专科门诊中前来就诊的患者所说的话。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些患者是多么渴望能睡好觉。据有关资料显示,成人中有40%~5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有10%~20%为慢性失眠或严重失眠。在我们的生活中,失眠比感冒更为常见,更明显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应该如何应对失眠,我想谈谈读者们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睡眠时间的长短不是衡量是否失眠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刚出生到满周岁的婴儿每天约需16小时的睡眠,1~4岁的幼儿每晚约需12小时的睡眠,5~9岁的儿童每晚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10~12岁的儿童每晚需要8~10小时的睡眠,少年每晚约需8小时的睡眠,31~60岁的成年人每晚约需7小时的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约需6小时的睡眠。这是指一般的情况,可作为参考指标。在实际生活中,各人睡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有的人只睡3~4小时就够了,醒后感到精力充沛,而有的人则需睡10小时以上,否则就会感到终日无精打采。当今世界上称得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位睡眠较少的人,每天只睡3小时,他发明了包括留声机、电灯等2000多项发明,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位睡眠较多的人,每天需睡10小时左右,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等科学论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仅用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是否失眠是不科学的,而应把入睡速度和睡眠深度以及醒后是否感到疲劳消失和精力充沛作为衡量是否正常睡眠的标准。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习惯因素。下午或晚上过多地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晚上大量抽烟,就寝时间无规律或轮班都会影响睡眠。
  2、环境因素。出差等更换就寝的环境,时差的影响,卧室周围的噪声,气候突然变暖或变冷,以及蚊叮、虫咬都会干扰睡眠。
  3、躯体因素。关节疼痛、胃部不适、肌肉疼痛、感冒咳嗽、心悸气喘、饥饿或过饱等躯体情况都会导致失眠。
  4、精神因素。害怕失眠诱发的紧张、焦虑所导致的失眠,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想认真地睡个好觉所诱发的失眠,白天睡眠过多所导致的继发性失眠,以及日间的情绪纠葛或过度兴奋所诱发的失眠。
  
  如何诊断失眠症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认为“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失眠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应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除失眠症以外,失眠时间在1周以内的,我们称之为“一过性失眠”;失眠时间在1周至1个月内的,我们称之为“短期性失眠”。
  
  失眠应如何治疗
  
  各种一过性的应激状况,如短期出差的环境变化,出国的时差变化,感冒等疾病的影响,次日将要完成重要事情,生气或过度兴奋,值夜班等均会导致一过性失眠。对这类失眠可临时使用低剂量的抗焦虑剂(安定类药物)。而临时性用药不会产生依赖性,它可减少失眠的苦恼及保证第二天正常地工作和学习。
  近期的家庭纠葛,持续的工作压力,亲朋好友的意外,较明显的躯体不适,及产后均易出现短期性失眠。对这类失眠的患者,可短期应用低剂量的抗焦虑剂及改善睡眠的中成药,若有早醒、多梦及醒后不易再睡等症状,还可合并抗抑郁药治疗。
  针对失眠症的患者,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睡不好。因此,在治疗失眠症时,改变自己对睡眠的态度非常重要。睡眠的时间长并不一定是好事,最近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每晚睡眠4~7小时的人最长寿。不要担心自己睡不好,若能做到顺其自然,随他睡得好还是睡不好,反而就会睡得好。此外,要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在药物治疗方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在一定时间内可应用各类抗焦虑药(如思诺思、佳乐定、罗拉、氯硝西泮等),中成药(如甜梦胶囊、乌灵胶囊、养心安神胶囊等),如抑郁症状明显,还可服用一些抗抑郁剂。
  
  失眠症与精神病的关系
  
  患有失眠症的患者,经常会担心自己是否患上精神病。其实,失眠症与精神病是两个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病,往往是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我们可以这样说,失眠症是不会变成精神病的,而许多精神病的患者,除具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可伴有失眠。若诊断失眠症的患者,就不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若诊断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就往往存在幻听、怀疑别人议论自己,怀疑别人在监视自己,自己的想法没说出来别人就知道了等精神病性症状,而失眠只是一个伴发的症状。当然,倘若某人开始时以失眠为主,继之出现了上述所描述的精神病性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精神病。
  
  服了安眠药就会成瘾吗
  
  在就诊的失眠症患者中,经常会有人提出怕服安眠药成瘾,而不敢服用。在此我想先谈谈什么叫安眠药成瘾。安眠药通常所指的是巴比妥类药物(戊巴比妥、速可眠等)。这类药物使用迄今已80多年,自20年代即有其依赖性的报道。现在认为中、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易形成依赖,并具有快速耐受性,其耐受性与依赖性平行发生。其耐受性指的是再次使用原来药物的剂量达不到治疗效果,必须增加剂量才行。而依赖性则包括精神依赖与躯体依赖。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可解除紧张,获得欣快感,以致产生强烈的欲望,甚至到非服药不可的程度。一般认为服用这类药物的剂量相当于常用剂量的4倍以上,持续6~8周即可形成依赖。由于巴比妥类药物较易形成依赖性,目前临床已用抗焦虑药(安定类药物)取而代之。安定类药物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一般认为当其药物剂量相当于常用剂量的5倍以上,持续用药数月会产生依赖性。若应用常用剂量,连续数年以上,约有45%的人会产生依赖性。综上所述,无论是巴比妥类药物,还是安定类药物,若长期、大量使用,都会产生依赖性。但这种依赖性的产生,并不像广泛流传的那样恐怖。为了改善睡眠,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短期、适量使用抗焦虑药(安定类)还是有益的。它有助于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对失眠患者的几点建议
  
  1、不要紧张,失眠不是难治的疾病,要树立信心,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战胜失眠。
  2、可以配合食疗、中药、西药、针灸、理疗及运动等治疗方法。
  3、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生物钟)。
  4、切忌擅自滥用安眠药,失眠问题一定要请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为事业拼搏,为学业奋斗,刚过不惑,倦意阵阵袭来,或许你的身体已经透支,需要理理补养了;为工作辛劳,为子女操心,等到退休,又添许多烦恼,或许你的宿疾酝酿重来,应该息息调摄了。人们苦于病痛难释,感叹专家难觅。为此,我们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推出“专家对你说”栏目,邀请一些在某个学科领域学有专长、技有专攻的专家学者撰文,向你讲解养生科学知识,介绍疾病治疗方法,希望对读者的保健康复长寿有所裨益。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