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2期

谨防癌从“心”入

作者:张 琴




  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癌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讲究心理卫生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能有利于癌症的消退。这无异于在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给癌症的防治又增添了一线新的希望。
  在心理因素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笔者的邻居李爷爷老年丧子,前不久儿媳又抛下孙子随丈夫而去。不到半年,李爷爷也腹胀如鼓,最后确诊为肝癌晚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四口之家就只剩下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人们叹惜他家是“祸不单行”、“屋漏又遭连夜雨”。其实,在癌症患者中,这种祸不单行的例子并不鲜见。我国有学者调查发现癌症病人66.9%病前有负性情绪,81.2%病前经历了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普遍存在于生活之中,几乎是无人不遇。为什么有的人会一“气”成癌,而有的人又安然无恙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癌症病人都有一种一致的性格类型。伦敦大学有学者将人的个性分成若干组,对2647人进行了20年的性格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依赖性大、忧虑时易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性格类型的人,易患癌症。这种现象以后又相继被其它的研究所证实,因而,医学家们把这类性格称为“癌症性格”或“肿瘤性格”。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为: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是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又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时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和谐的心理平衡。
  心理学家劳伦斯·莱森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后,又进一步发现,癌症患者不仅有共同的性格类型,而且有相似的生活背景。他发现癌症性格的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感到孤独与寂寞。这种情形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失调,或父母间婚姻不和等因素造成的。无论什么原因,这些儿童均有焦虑、不安全和被抛弃感。由于为寻找接纳、安全和爱抚的需要所驱使,这些人总是企图取悦于别人,结果,他们的行为常被朋友描述为“好得难以置信”。但在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他们自己也感到讨人嫌和无价值。直到青年时代,有了配偶、孩子及工作的精神依托,他们才在生活中开始找到了真正的幸福,不过,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幸福保持,依赖于这些人与情境的保持不变,因而他们的依赖性特别强。然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孩子离家、配偶死亡或离婚、失业或退休等生活事件,人生难以避免。当这些情感支柱不再起作用时,他们不象性格正常的人能找新的精神支柱和乐趣,逐渐平衡心理,而是再次体验到童年时代那种被抛弃、孤独及不安全的感觉,加上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和敌意,因而无法摆脱负性情绪的骚扰,逐渐变得悲观与绝望。
  科学家们认为,在癌症的发生中,心理因素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他们假设,致癌因素在周围环境中随时随地地存在着,正常情况下,由于人本身免疫功能的控制,使其不能发生作用。而生活事件这个外因,可通过某种个性特征的内因,使人产生孤寂、愤怒、悲哀、绝望等负性情绪。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负性情绪状态下,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从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使癌细胞得以突然发生和增殖。例如,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人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并与人体“卫士”——血液中的白细胞结合,使白细胞杀灭病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等异物的能力大大减弱,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促使潜在的癌细胞转化。这就是许多人“祸不单行”,在刚刚遭受精神打击后不久又患绝症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防癌工作中,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指导人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尤其是重视童年期的心理卫生,使孩子们能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帮助具有癌症性格的人认识自己的不良性格和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模式、生活方式,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事件及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抵御癌症侵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