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期

唐代宫庭美容秘方

作者:张余康




  我国历代宫廷美女十分重视皮肤的保养和化妆,并研制了许多秘方,据《千金美容方》记载,美容秘方的研制始于南朝陈后主。贵妃张丽华美貌惊世,她使用的面膏秘方,传说来自西王母的《枕中方》,此面膏所用的药物:鸡蛋1枚,朱砂2两。调制方法:鸡蛋以新生的为好,在蛋上开一小孔,去黄留清,装入朱砂细末,然后用蜡封固小孔,随同其它待孵的鸡蛋一同放到母鸡羽毛为纯白无杂色的鸡蛋中,等到小雏鸡出来,就可取用。使用此面膏可使脸色白里透红,光滑润泽,不但黑斑、黑晕之类可以一扫而光,而且皮肤松弛的现象也能得到改善。此方所用的朱砂,《名医别录》说有“益精神,悦泽人面”之效,而蛋清《本草纲目》说能“去黯皱疱,令人悦色”;葛洪《肘后方》也说“鸡子令皮肤光滑,朱砂发红色”。两者配合调剂,相得益彰。这种面膏流传到明代,有人作了一些变通,即不用朱砂,改用金花胭脂及囟砂少许。涂抹这种变通后的面膏,能使脸面红光焕发,即使洗擦也经久不褪,因而又有“半年红”之美称。慈禧太后对它更是十分信赖,每晚用膳之后都要用它搽脸。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不仅丽质天生,而且善于保养,她的美容秘方是“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益母草又名茺蔚,是天生的美容良药。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说益母草“入面药令人光泽,治粉刺”。此秘方的调制是: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这天收采全株益母草,不能稍带泥土,否则无效。将益母草晒干研细过筛,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调和成团,捏成鸡蛋大小再晒干,然后用一个泥炉子,底层铺炭,中间置药,上面再覆盖一层炭,点火煅制。武火烧约一顿饭久,接着改用文火,切不可火力过猛,否则药变黄黑,用之无效;只有用文火慢煨,才会色白细腻,堪称上乘。约一昼夜后把药取出,凉透,瓷钵研成细末,过筛再研,越细越好,然后用瓷罐或玻璃瓶收贮备用,勿使受潮。使用时要加进滑石粉与胭脂调匀,每日早晚用来擦洗面部、双手,皮肤会逐渐滑润柔软,十多天后即显得与众不同,一个月后更是红艳光泽。由于武则天长期使用这一秘方美容,因此她到了80高龄,仍保持着美丽的容貌,无怪乎《新唐书·则天顺圣开武皇后纪》上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然左右不悟其衰”。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她生得娇艳,《新唐书》上说她“方额广颐”,令人想起《簪花仕女图》中典型的唐代贵妇人形象。她所用的美容方药,不但可使面容白净,对身体其它部位也同样有效,名曰:“太平公主面药”。秘方的组成是:三月三日取桃花,七月七日取乌骨鸡血,将桃花研为末,与乌骨鸡血调和。《神农本草经》上说桃花能“悦泽人面,令人好颜色”;《千金方》中说桃花阴干研末服或浸服喝,能“令人面洁白悦泽,颜色红润”;《本草拾遗》记载乌骨鸡血是治皮肤病的良药。这两种药配合起来用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让皮肤得到充分的营养,使用“三二日后,令面洁如雪,身光白如素”。
  杨贵妃“姿色绝代”。《长恨歌传》说她“冶其容,敏其词,婉变万态,以中上意”。杨贵妃的美貌,与她的善于修饰美容不无关系。“红玉膏”就是她所用的增色秘方,该方由杏仁、轻粉、滑石粉、龙脑、麝香、鸡蛋清组成。方中杏仁不仅可以营养皮肤,而且能治疗皮肤病;方中轻粉由水银加工制成,以色白如雪,轻盈可爱得名,对治疗皮肤疱癣有特效,使皮肤洁白细腻;滑石粉极爽滑,擅长利窍,《本草纲目》载它“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而毛腠得到疏利,则杏仁的润肤作用和轻粉的去垢作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上3种药物研末合在一起,蒸过后加少许龙脑(冰片)与麝香,不但能使药物芳香宜人,而且龙脑可“主风疱黯”(《海药本草》),麝香能“去面斑”(《名医别录》),更增强了美容作用;选择鸡蛋清调敷,亦匠心别具,因为它又是一味“去黯干皱疱,令人悦色”的美容良药(《本草纲目》)。这个方剂配合巧妙,巧效显著,为杨贵妃的姿色增添了不少光彩。
  永和公主是唐德宗的女儿,她用来保养皮肤的澡豆方,是古代专供洗涤用的一种粉剂,以豆粉为主,配合各种药物制成,澡豆的主要功效是使皮肤光滑润泽和预防皮肤疾患。这个方剂选用的白芷、白及、桃仁、杏仁、鹿角胶、白蜜、糯米粉、大豆面等都具有润泽肌肤的作用;白及、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皂荚等能消褪黑色斑块及粉刺;麝香、白酒则可增芳香、行药势。以上诸药配合,既能预防和治疗皮肤病,又能使肌肤自然白嫩、细腻光滑而富有弹性。需要指出的是,方中的大豆面以黑大豆制成的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