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5期
炎炎夏日话刮痧
作者:马 兴
刮痧其实与针灸同宗同源,其前身是古代的砭石疗法,因其操作简便而疗效不凡,在民间代代相传。刮痧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医家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明朝张景岳十分推崇刮痧,在他的不朽巨著《景岳全书》中,从理论上为刮痧奠定了基础。而清初郭志邃所写的《痧胀玉衡》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刮痧疗法,为刮痧最大限度的流行和普及作出了贡献。
现代刮痧已发展成为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辨证施刮为核心的一种非药物传统自然疗法。它符合现代人希望避免化学、生物药物毒副作用的要求,以其独特的疗效而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是通过经络和体表肌肤、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相联系起来的。刮痧正是通过刺激某些特定部位,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并传达到相应脏腑产生效应,调节人体阴阳的失衡状态,使人体“外疏通”,则“内畅达”,“通则不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能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其实质是一种自我溶血现象。刮后在皮肤出现的红疹斑块,是由于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后形成的血痂,也正是由于它,起到了一种和缓的、持久的、良性的刺激作用,并通过反馈系统使免疫功能得以增强。红疹斑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痧,可以通过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逐渐消退,同时也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了组织供氧能力,从而使组织因为缺氧而引起的酸痛得以改善。
“痧”就是通过各种操作手法(如:刮、扭、挤、拍等)使局部皮肤出现的淡红如粟片状的斑疹。疾病越重,痧就越多,颜色就越深,并成为紫黑成紫黑疱状痧疹。
刮痧有其特殊的工具——刮痧板(一种以水牛角胶制成的板),有专用的刮痧油(按照不同的要求,用不同中药泡制的润滑油),均有市售。但民间常用瓷勺、玉镯代替刮痧板,用香油、麻油、红花油代替刮痧油。如用代替工具,则需要检查代替品接触患者皮肤的边缘部位是否光滑,应无毛刺;是否圆钝,应不锐利,以免刮伤皮肤。
刮痧是有一定的方向顺序的。一般说来,大多是顺势单方向刮,切忌来回双方向刮。如:头部是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刮;颈、背(肩胛骨除外)、四肢部位都是向下刮;肩胛骨部则是顺着肩胛骨向外刮;胸部则顺着肋骨向外刮;腹部多为向下刮。而脸部则影响美容,一般不刮。
刮痧的整个过程均要使皮肤润滑,不干燥,一般多用专用的刮痧油。手握刮痧板用力的大小以及手势的快慢,决定了补法和泻法。一般地说,用力大,手势快,刺激量大是泻法,适用于邪实病人;用力小,手势慢,刺激量小是补法,适用于体虚病人;而平补平泻则合于两者之间。在一些特殊部位,如某些穴位,需要加强刮的力量,则用刮痧板的角刮;又如四肢关节部位,可用手拍法,即直接用手在经过润滑的关节上拍打。刮痧的手势需要均匀,忌忽紧忽慢,用力也要均匀,忌忽重忽轻。刮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同时要尽量刮出痧来为止,当然也不能强求出痧。
另外还有一种直接用手的方法,用水做润滑剂。也分为补法和泻法。补法是医者用双手食指和大拇指挤捏皮肤,一下二下,如挤牛奶一样,使皮肤充血出痧,也称为挤痧。另一种泻法是医者的右手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先在水中浸湿,然后提捏皮肤到一定高度,放开,使其恢复原状,再重复提捏,像皮筋伸缩一样使皮肤出痧,也称为扭痧。注意要用水及时润滑皮肤。
刮痧对于夏日感冒、中暑、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很多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肿瘤、空腹及身体极为虚弱等患者禁用刮痧。在这里介绍一下中暑的刮痧治法。中暑的表现前面已讲过。治疗时,以刮颈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和颈背部督脉为主。颈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指的是从颈部开始,沿脊柱两侧约1.5寸(骨度分寸法),一直刮到腰部以上,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颈背部督脉,即从颈部一直沿脊柱往下刮到腰部以上,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如头痛厉害,加刮头部,重点是太阳穴,另刮印堂、合谷、曲池、足三里;若高热,重点刮大椎穴,加刮曲池、合谷、少商(可放血)、足三里;恶心呕吐,重点刮脾俞、胃俞,加刮中脘、合谷、足三里、膻中、阳陵泉、丰隆,或加刮小腿部足少阳胆经(可用手拍法)。心烦胸闷,加刮任脉、两胁,用平补平泻法。若病人比较虚弱,加刮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用补法,重点加刮肾俞、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