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7期
炎夏趣话午睡诗
作者:王坚毅
素善养生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平时重视午睡,他在《食后》一诗中写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年老时,他尤其注意午睡,又有诗曰:“旦昼两疏食,日中一闲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他自称“香山居士”,当时与胡杲等九人宴集,皆年七十者,人绘为图,称“香山九老”,至75岁卒,可谓寿高之人。
唐代诗人柳宗元则在《夏昼偶作》一诗中写道:“南洲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睡开北牖。”
“细书妨老眼,长簟惬昏眠。依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这是北宋大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诗句,意思是:看书看累了,靠在竹席上小憩,打个盹儿,有返老还童之妙。还有如下妙句:“午梦觉来闻鸟语,歌眠似听朝鸡早。”“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闲梦鸟相呼。”午睡,大诗人同大自然融为一体。由午睡带来的宁静心境,确为养生长寿之一大“法宝”。
北宋诗人蔡确也有一首题为《夏日登车盖亭》的午睡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诗人因读书而疲倦,于是枕石而卧,酣然入梦,醒来时听到水边数声渔笛,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态描绘得恰倒好处,给人以无穷回味。
一生中“读书万卷”,写诗万余首,至86岁方卒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也喜欢午睡,有诗曰:“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半西窗无夕阳。”主客对榻,相忘相安,及至客人已去,诗人仍睡意正浓,一觉醒来时,西窗的夕阳已是无多了,心态是何其的怡然自得!
再就是南宋田园诗人杨万里,写有《初夏睡起》一诗:“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诗人夏日睡起时一副“无情思”的神态,自然逼真;“闲看儿童捉柳花”,则把诗人午睡后的闲适心情荡然纸上,的确让人回味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