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心脏的新杀手:同型半胱氨酸
作者:兰晓燕
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烟、酒等因素确能引起心脏病,但还有将近一半的心脏病人象章工程师那样与这些因素无关。经过医学专家们的深入探索与研究,终于弄清了这部分心脏病人的原由,乃是体内过多同型半胱氨酸作祟的结果。换言之,在心脏科大夫的眼里,同型半胱氨酸是继“三高”之后的一位独立的心脏“杀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心脏的这位新“杀手”之“庐山真面目”。
“杀手”初露“狰狞”
事情得追溯到70年前。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天,一位8岁美国男孩子,因头痛、嗜睡、呕吐等症状被家人送入麻省总医院急诊室,入院之后病孩很快出现左半身瘫痪、高烧、血压升高等危重症状,不到3天时间就一命归西。解剖发现,导致孩子死亡的直接凶手是颈动脉硬化所致的脑梗死。于是,一个疑问摆在了医学专家们的面前:通常只发生在中老年身上的动脉硬化症,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年仅8岁的小孩身上,而且还要了孩子的命呢?
无独有偶。又过了32年,一位9岁女孩“重蹈覆辙”。更巧的是这位小姑娘与32年前的八龄儿童还是本家,算起来小姑娘还应该叫那位夭折的八龄童一声叔叔。这一下引起了医学家的高度警觉,便对小姑娘的尿液进行了化验,“凶手”终于浮出水面——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同型半胱氨酸进入了大夫的视野。诊断也因之而水落石出——小姑娘与她的叔叔得的是同一种病,叫做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属于遗传疾病。专家们据此推测,正是同型半胱氨酸引起了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直接后果便是冠心病与脑梗死。这就是著名的同型半胱氨酸学说,此学说开辟了动脉硬化研究的新天地,开阔了临床医生认识心脏病因的眼界,也为章工程师们一类冠心病找到了防治该病的新办法,称得上是心脏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杀手多渠道向心脏“发难”
其实,查一查同型半胱氨酸的“家谱”,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特殊”。我们经常食用的肉食(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含有大量蛋白质,而蛋白质就是它的“老祖宗”。蛋白质摄入人体后,分解出一种称为甲硫氨酸的物质,就相当于它的“父辈”了,下一步的分解产物就是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如何向心脏“发难”的呢?迄今为止的研究证实,这种有毒物质通过3条途径向动脉血管“进攻”:一是与“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合成一种“复合物”,再被动脉血管壁上的巨嗜细胞吞噬而变成“泡沫细胞”,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二是变成的“泡沫细胞”又来分解先期形成的“复合物”,将脂肪与“坏胆固醇”释放出来,促进血管壁上斑块生成,或侵入动脉血管壁上的外周细胞,并将这些细胞变成毒性极强的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诱发血栓形成;三是直接刺激动脉平滑肌,使平滑肌细胞过度生长、老化、组织纤维化、变硬,最终形成动脉硬化,如果硬化的血管是为心脏输送血液的冠状动脉,则冠心病便“应运而生”。
普通维生素挑战心脏“杀手”
那么,有没有办法不让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标呢?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从代谢规律看,同型半胱氨酸来源于蛋白蛋,并具有一定毒性,但可变成无毒的胱硫醚而随尿排出体外。这一个过程需要3种维生素助其一臂之力,即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叶酸。这些维生素虽然极其普通,却具有神奇的生理功能,或通过调控作用使同型半胱氨酸再度转化成甲硫氨酸,或促使同型半胱氨酸分解成胱硫醚。如果缺乏维生素,同型半胱氨酸就会在血液中积存起来,达到像章工程师那样甚至更高的水平,动脉血管将“在劫难逃”,累及心脏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悟出两点防范策略:一面减少富含甲硫氨酸食物的摄入,以削减同型半胱氨酸的来源。据测量,动物蛋白特别是动物内脏(如猪肚、脑髓、猪肝、猪肾等)含有较高的甲硫氨酸,故此类食物宜少吃;另一方面,补充上述3种维生素,促进同型半胱氨酸向胱硫醚的转化。有研究资料显示,一般人每天补充叶酸0.5~5.0毫克,心脏病人每天补充2.5~10毫克,半月后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便可下降20%~50%,疗效确切。这样一增一减,不就可以使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始终处于正常水平而保护心脏的健康了吗?至于维生素的补充方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食补,即在三餐中多安排绿叶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全麦食品等;二是药补,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