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1期

益气升阳话黄芪

作者:赵广兰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时候,芪字写作耆,《本草纲目》解释说:“耆,长者,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提起黄芪,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旧唐书·方技传》载:唐肃宗刚继位不久,太后突然昏迷过去,牙关紧闭,文武百官一筹莫展。曾读过医书的唐肃宗在苦思中突然想起,古代医书中曾有黄芪益气和黄芪汤气疗法甚佳的记载,便对御医说:“太后既然口噤不能服药,可否用黄芪煎汤,用汤气进行熏疗,药从皮肤而入,或许可救”。御医不敢怠慢,赶忙煮黄芪汤数斛,置于太后榻下。顿时满室药味弥漫,不多时,太后苏醒,病慢慢好了。
  黄芪是最常用的温养强壮保健之佳品。元代著名医学家刘元素指出黄芪的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遂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本草正义》亦云:“黄芪,性温能升阳,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效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黄芪在临床及家庭自疗中,应用最为广泛,它可以调补人体表里内外一身之气虚者。如《华佗神方》中治盗汗神方(黄芪、牡蛎、龙骨各20克,麻黄根、地骨皮、桑白皮各10克,人参6克,大枣7枚,水煎服),对于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心悸惊惕,气短烦倦者,有良好的康复保健之效。《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风散(黄芪60克,白术、防风各30克,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用开水冲服10克),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对于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恶风,气短乏力,或体弱易感冒者,经常服用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黄芪20克,当归、白术各15克,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脾胃气虚,时有低热,气短自汗,体倦肢软,以及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颇有效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黄芪汤(黄芪30克,陈皮、火麻仁各15克,水煎去渣,入白蜜20克,再煎令沸,空腹服),功专益气润肠通便,对于老人及中气虚弱,运化不及,以致津亏液少,大便秘结者确有良效。《内外伤辨惑论》之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15克,水煎,空腹服),为劳倦内伤,气虚血弱,而见低热,盗汗,头晕心悸,面白唇淡等常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克,当归尾20克,赤芍、川芎、地龙、红花、桃仁各10克,水煎服),功专补气活血通络。老年人动脉硬化,属气虚血滞者,常服本方能健身强体,行气活血,可防肢体痿废之虞。而对于中风半身不遂,肢体软瘫,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者,本方也有促进康复之效。
  黄芪配伍食物滋补的方法也很多。如生黄芪、党参各30克,甘草15克,浓煎取汁,用粳米100克,大枣10枚,煮粥,待粥将成时,兑入药汁,再煮片刻,服食。此粥不仅治神倦乏力,自汗等症,而且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中老年体弱者可以常服。黄芪100克,当归50克,鲤鱼1条(重1千克左右),将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并放花椒、葱、姜、蒜等调味品,炖至鱼熟,食鱼饮汤,分2天食完,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和肾炎浮肿及病后、产后体弱者。各种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采用黄芪、陈皮煨猪肚治疗,有独特疗效。其方法是:黄芪200克,陈皮30克,用纱布包好,装入1只洗净的猪肚内,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煮,然后去掉药包,趁热食猪肚饮汤,分作4次2天内食完。5只猪肚为1个疗程。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含有糖类、多种氨基酸、胆碱、黄酮类化合物、叶酸、硒、锌、铁、铜、锰等14种微量元素。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黄芪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使血压下降,并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黄芪还有利尿和消除尿蛋白的作用。黄芪可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代谢,其多糖能明显地促进实验动物脾脏内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显著地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增加白细胞总数,促进白细胞的生长,减少病毒的致病性,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硒可以抗癌,同时硒又是体内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质(抗氧化酶类)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黄芪不仅具有抗癌作用,还有消灭体内自由基而抗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