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古代的“休沐”与卫生保健

作者:蒲昭和




   如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星期天休假日(或称礼拜日),是沿袭古代犹太人的习俗。我国古代政府机构也实行休假制度,但其休假的内容和方法却与现在有些不同。
  休假,古有“休沐”、“休浴”、“休浣”等称谓。我国历史上曾交替实行过五日一休和十日一休(又叫“旬休”)的。如唐《初学记》载:“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说明汉代政府规定官吏是每五天休息一天。南北朝又实行“旬休”,如南朝诗人刘孝绰有诗云:“休旬屏戎事,凉雨北窗眠”。意思是:好不容易轮到十天中的一个休息日,于是把军务暂且撂置一边,舒舒服服地睡上个好觉。自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起,休假就大体划一为每十天一个休假日。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十旬休暇,”正是指当时的休假制度。南宋朱熹也云:“十日一休沐,诸生各归休”。
  有趣的是,古人称休假叫“休沐”,“沐”是洗澡、洗头的意思,休假与洗澡洗头有何相干呢?其实确颇有关系。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早在周代,人们就要定期沐浴。《礼记》记载:“五日则汤清浴”。当时沐浴很不简单,常需花费不少时间。因为古代男女都留长发,发多易出汗藏垢,需常洗濯,而且每次要用栉篦梳洗,洗完又要发(晒发),发干还需绾髻。古人多着长衫布袜,着衣既久,即不免垢污滑腻,须勤洗浣,方得以免生虱子和汗臭。另外,古代官吏特别是作为朝廷的高官,把沐浴更是看作是一件神圣而重要的事情。如周代诸候朝见周王时,常需先“斋戒沐浴”、“香汤沐浴”。因为“沐浴而朝”既体现了对天子的无上尊重,又能给人仪容洁净、精神焕发的印象。正因为沐浴既重要又花费时间,所以大都选在假日中进行。
  除浣洗外,假日的活动也很丰富多采。如晋代车子武为侍中时,每次休假日都约朋友一道游乐。南朝江一子“当朝休下之日,宾客辐辏”,梁代徐勉之则喜欢例假时在园中叠假山,聚奇石,种植果木花卉。因平素伏案公牍,枯燥辛劳,故大多数官吏在假日总是想法尽情游玩。正如白居易说:“竟日坐官曹,经旬旷休沐”。白在苏州任刺史时,深感“劳逸不均”,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放假时与同事亲朋欢聚一堂,或去太湖上过上一夜,他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和欢畅。明代宋濂也常在假日与诗友“辄相过从,饮酒为欢,不深夜不止。”同代诗人高启在休假时干脆关起门来,“卧听鸠啼花落尽”,这更是别有一番境界!
  虽然,古代的休假只是针对封建官吏而言,不过,从讲究卫生和注重劳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来看,在养生方面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