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萧疏简淡 宁静平和
作者:劳 勗
倪瓒(1301—1374),原名,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梅里祗陀村(今无锡梅里镇)人。其祖先曾在宋朝京都汴梁做官,靖康之乱后,南迁至无锡,经数代人努力,至其祖父倪椿与父亲倪炳时,家业昌隆。然倪瓒早年丧父,由其兄抚养长大,后承家业。作为富家子弟,他喜爱收藏,其家有清阁,所藏法书名画甚多。元末,因避官租和义军,家产散尽,浪迹于宜兴、湖州、嘉兴、松江、常州一带,或居乡野,或宿僧房,或寄亲友,或荡孤舟,几达二十年。其间所与交游者,多诗人、道士、僧侣,皆江海不羁之士。他的生活经历,使他的思想日趋恬静散淡,远离尘俗,不染一丝市井习气,不趋满眼势利浮风。这在他的诗、书、画里都有明显的表现。
倪瓒擅长水墨山水、枯木、竹石。山水画初宗董源,后融合荆(浩)、关(仝),山石兼师李成。他不但吸取前人的艺术营养,而且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实践。他没有一味承用南宋的“斧劈皴”来表达坚韧刚利的山石,并形成挺拔刚健的一路绘画风格,而创立了“折带皴”法,使劲健中见苍润,在粗放中现含蓄,自成风格。
在山水画中,三段式构图为其特色,即在近处坡岸,堆垒块石,立几株枯木,旁置茅亭,杳无人迹,远处一两片平缓山丘、汀洲烟渚,直接苍冥,中间不着一笔的空白处,往往代表一片水域。这一构图,创立了人们所说的“疏体”,与王蒙的“密体”构图正好相悖。他的绘画,看不出苦心经营,而是随意天成,但却是“惜墨如金”的典型。他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他主张以画表现“胸中逸气”,反对刻意求工,这说明他的画是用他的笔墨技巧来表露他的心性,其画的逸格神韵是他的意趣所促成的。他的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来看他的这幅《渔庄秋霁图》。此画作曾历经明王禹声、陈继儒,清人释明基和近人庞元济收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描绘的是太湖一角的晴秋暮色,用的便是典型的三段式构图,其用笔是他最常用的侧笔法。近处土石坡,先用较浓的线条钩出基本轮廓,然后再施以皴擦,以淡墨略加点染。远山则以侧笔横扫之,速度更快些,用笔轻柔,少点染。惟其轻柔,故远山较近处土石略有模糊而更显出远山的距离感;惟其随意,故更得自然之趣。树木则以干、涩的笔墨成其形,再生细枝,稍作添补,树叶少而又少。远近山间空白处,乃一片太湖秋水,波平似镜,着眼空明。这完完全全是一派秋暮的萧瑟、空灵景象。画中无人、无庄,亦无“渔”,但可以想象这一水乡必建有在这一似尘世之外的水云之居(因其画上题有“戏写于王云浦渔庄”)。画上五株高低不一的树,矗立在这样的环境中,更使人感到它们的挺拔高洁,想见它们不随流俗,一任秋风横卷的孤高品格,所以,又有人将此画称作“五大夫图”。
此画用笔疏简而不失浑厚秀润,整幅画萧疏简淡、宁静平和。观之者坐对静思,必有“荡胸层虑都消”(张宗祥先生词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这对身处浮躁世风的人们不正是一种最好的净心剂吗?
此画作于至正十五年(1355),画上题识是在明洪武五年(1372)补题的。此五律一首,恬淡空灵正如其人;书法规整秀逸,融唐楷之严谨、汉隶之朴拙于其中,令人钦其强健,感其静穆。所以,诗、书、画三者在此图上作了完美的结合,并全方位地体现了其独特的意境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开创了文人画发展到当时的一种空前完美的形式。
倪瓒的画,以幽远简淡为宗。其人性情孤傲,爱洁成癖,人称“倪迂”。而其所以为“迂”,是社会、生活所使然,而所谓之“迂”,实为独具怀抱,岂可谓其真“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