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太极拳与中和之道

作者:吴永霖




  太极是一个哲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先秦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为太极,太极由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产生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源。《易·系辞上》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到了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云:“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这两个阶段反映了哲学家对太极概念的发展过程。概而言之,太极包容着对立,它的出发点是统一的,它的变化发展是对立的,但这个对立不是西方哲学所讲的绝对对立,而是互补的对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据此撰写《太极图说》,并画出了太极图,表达了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体。其后又出现双鱼形太极图,这个图后来成为道家的标志。
  太极拳,顾名思义,就是从太极理论出发而形成的内家拳。它所包含的拳理是刚柔相济,不偏不倚,至柔方能至刚。仅强调柔,柔而无力,不是太极拳;仅强调刚,刚猛易折,也不是太极拳。所以陈微明先生对《太极拳论》中“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作了确切的注解,“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太极拳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这个注解的精神和先秦哲学家对“太极”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
  杨澄甫先生曾指出:“太极拳本《易》之太极、八卦,曰理、曰气、曰象,以演成。孔子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岂能出于理、气、象乎?惟理、气、象乃太极拳之胚胎也。三者得能兼备,而体用全矣。然象则取法太极、八卦,气则不出于阴阳、刚柔,理则主宰变易、不易,以穷其化。学者尤宜先求其象,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
  杨先生这段话的表述很值得玩味。首先杨先生指出理、气、象是太极拳的根本。这里杨先生把理放在第一位,气放在第二位,而象却放在第三位。也就是说学习太极拳,理是至关重要的,习拳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理,这和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正所谓殊途同归。其次才是通过习练太极拳的形式达到养气的目的,即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也就是“至大至刚”的气。最低的层次才是把拳架练得娴熟。所以对杨先生说的“体用”,我们的理解是得理、养气是体,象只是用,三者兼备就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对太极拳的宏观认识,具体到学者,顺序恰恰相反,就是由“求象”到“养气”到“得理”。这个“理”是既变易又不易的,也就是既有变化又万变不离其宗,随着各人修为的不同而认识不同。初学者对理的认识是不可能深刻的,因为他们缺少真切的感受。习拳有成者如果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对“理”的认识也是不充分的。这个“理”究竟是什么?历代武术家都对太极拳的拳理作过深刻的讨论,但拳理只是“理”的形而下的部分。笔者习拳近六十年,边练习、边思考、边读书,对形而上的“理”的部分偶有所悟,不揣谫陋,疏理成文,就教于方家。
  笔者以为,通过练习太极拳所能感悟到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即“中和之道”,这里我们称为“中和理论”。“中和”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不仅道家讲,儒家也讲,是不同学派都共同接受的理念。如果借用一个数学概念来作比喻,“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小公约数。“中和”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又由此引申出“中正平和”之义,《荀子·王制》云:“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琼注曰:“中和谓宽猛得中也”。再后来,“中和”成为道家的一个术语,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中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由此得名的有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789)下诏,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作为乞求丰收的节日。北京故宫有中和殿,明初建,原名华盖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名为中和殿。唐代有中和乐舞,明清两代宫廷有中和韶乐,用于祭祀和朝会。老子《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和之道,就是不偏不倚,和谐自然。在中和基础上的变化,还是要复归于中和,是在变化中求得中正和谐。这正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了解了太极拳练习的最高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研讨具体的拳理,便有“吾道一以贯之”的豁然。无论是太极拳的单人练习,还是双人推手练习,都离不开“中和之道”。练习太极拳的要点总括起来有十三条(见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体用全书》,后来陈微明先生在《太极拳术》一书中将此十三条归纳为“十要”):一为沉肩垂肘,二为含胸拔背,三为气沉丹田,四为虚灵顶劲,五为松腰胯,六为分虚实,七为上下相随,八为用意不用力,九为内外相合,十为意气相随,十一为动中求静,十二为动静合一,十三为式式均匀。杨澄甫先生说:“此十三点,凡一动作,皆要注意,不可无一式中而无此十三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学者希留意参合也”。
  我们逐条分析,可以说没有一条不是内含“中和之道”的。沉肩,就是肩松并下垂;垂肘,就是肘往下松坠。两肩下垂,两肘下坠,就保证了身体不偏不倚。含胸拔背才能气沉丹田,身体才能得到和谐自然。如果挺胸,则气拥胸际,就谈不上自然了。虚灵顶劲和松腰胯就确保了人体中轴线的端正不偏。分虚实是在运动中求平衡,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如全身坐在右腿,则失去了中正,这时就需要及时调整身体的平衡点,以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亦然。所谓分虚实,就是调整身体的中轴线,然后转动轻灵,不易为人所制。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随、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都是要求身体和谐自然,不呆板,不沉滞。总结这十三条要点,就是在静时守中正,在动中求和谐。一言以蔽之,就是贯彻中和之道。太极拳的基础是“内劲”(即古人说的“先天真一之气”),内劲的本质是天地之根、造化之源,是人的性命之根。中也者,太极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太极拳之达道也。合乎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太极拳的内劲由中和而生,是将人体散乱于外的神气,用拳术的规矩,通过手足身法中正中和的动作收回丹田,与丹田内的元气相结合,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积精累气而成,用凡人的呼吸寻真的呼吸,庄子说“真人之息以踵”,就是这个意思。艺成之后,一举手一投足皆合乎拳学中之要领,处处合规矩而脱规矩,通过中和之气,善养内劲,渐臻圆满,随心所欲,无可无不可,挨我何处何处击,周身内外都是拳。太极拳技击的本质是人体身心的适应能力,技击的最高境界(能力)是使技击行为成为人体身心适应机制的自然运作过程,从而使技击行为升华到“道”(中和之道)的高级层次。所谓道,乃丹田内气、神气的自然状态而已。故本文强调修为中和之道,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恪守“中和”二字,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反过来,通过持之以恒地练习太极拳,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和”二字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由浅入深的。浅处可以贯串于太极拳练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拳架;深处可以把中和之气化入到我们的立身处世之中。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之快、工作强度之大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置身其中,常有身不由己之感。由此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精神上的烦躁不安导致了“亚健康”的出现。面对这样无奈的现实,西方人以归依宗教作为精神上的寄托,这实际上是西方人在向自己的传统回归。那么东方人呢?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绵延数千年,其精髓就是“中和之道”,而太极拳正是“中和之道”的载体,通过习练太极拳来修炼中和之气,化解掉身体上的不适、精神上的浮躁不安,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个功效远胜于药石,有百利而无一弊。今天全世界太极拳练习者已逾千万,他们在练习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拳术的时候,不仅获得了身体上的健康,更求得了精神上的安宁。
  中和即太极,太极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