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绕过“类风湿”治疗的“暗礁”
作者:陈 玉
空腹服药不可取
小王,大学毕业后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给她开了一些抗风湿的药物,她服一段时间,觉得效果不错,也没有不良反应。于是就天天按“老规矩”服药。有一天,她突然发生了胃出血,花费了一大笔医药费,胃还切除了一大半,手术以后,体质明显变弱。从此以后,小王再也不敢服用抗风湿药,终日忍受着疼痛的折磨,眼看着关节渐渐变形,她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个悲剧的发生是因为小王长期采用空腹服药的方式。殊不知,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就是胃出血或胃穿孔。那么,什么时候服药才安全呢?我们认为,应当尽量安排在饭后或在吃饭的中间服药(某些肠溶片应该在饭前吃),服药后多喝水,可以降低药物在胃肠道的浓度,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同时还可以服用一些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等。此外,不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炎止痛药,并尽可能减少消炎止痛药的剂量。
当然,联合使用慢作用的抗风湿药也很重要。
“慢作用药物”不可弃
张大娘年过七旬,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多年,每天都坚持服一些比较便宜的消炎止痛西药或中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是九年。谁知关节慢慢变形强直,张大娘渐渐瘫痪在床,双手变形呈鸡爪状,不能拿筷,也不能穿衣。
造成张大娘这种后果的原因是没有合理用药。如果长期、大量地服用安全性小的老药(如阿司匹林等),看上去似乎节约了不少钱,但却暗伏隐患。我们认为,要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好应该选择安全性较好的新药:如双氯芬酸钠(奥湿克)既含有抗风湿的药又含有保护胃肠的药,萘丁美酮(瑞力芬)是一种非酸性药物,尼美舒利(怡美力)对胃肠损害较轻。
目前,单纯服用某些中药或消炎止痛西药尚不能防止或延缓关节畸形的发生。因此,医学专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平时还应该服一些慢作用的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氯喹、金诺芬(瑞得)、青霉胺等。这些慢作用的抗风湿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减缓关节畸形的发生,还可以消炎止痛,改善症状,减少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的剂量。国外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生活质量却得到了明显提高。现在新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正在不断涌现。相信今后因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发生的关节畸形或残废的患者会越来越少。此外,患者应该定期就医,让医生了解病情,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以获得最有效的治疗。